王者风范绘就2500村民和谐图 记自贡王以和的“执政”故事

10.04.2014  14:02

   四川在线消息(陈于怀 记者胡容) 高大个子更要形象高大。”身材魁梧的大安区永嘉乡新房村党支部书记王以和时常这样勉励自己。

王以和倾听民意

  “村民足不出村办‘证’事。”这是新房村2500余村民对王以和“执政”的最大感言。

  自1986年就任新房村村干部以来,王以和就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乡领导谈起王以和,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老百姓提起王以和,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用王以和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尤其是自他2008年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就组织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巩固了村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难怪,村民常说,现在的村组干部开会都没有迟到了。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咱,领导上级支持咱,咱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期望,一定要当一天家,就要干好一天,为全村造富。”这是王以和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乡党委做依托,党员群众做后盾,他从廉洁自律做起,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让乡亲们放心和信任。在工作上,他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大伙的意见,对村财务始终坚持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他的带领下,新房村改变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各项工作开展起来群众积极拥护,各项指标名列全乡前茅。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尤其是自担任书记以来,王以和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我不仅要个子高大,还要树立高大的干部形象”,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

  他推行村组网格化管理,把两委班子成员分成4个片区服务组,把组干部一同纳入其中,按照各自所负责网格进行定期下访、巡查,挨家挨户收集村民意见,挨田挨地查看蓄水情况、庄稼管理情况,并做到知道每家人的电话联系方式,让村组干部的联系方式都要贴在各家各户。王以和向班子成员立下军令状:在新房村,不能出现上访,不能出现事故,不能出现挨饿受冻情况!低保户陈显扬无钱买种,得知这一情况,王以和马上私人垫资帮其度过难关。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由于新房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加之村上留守人员多、文化程度不高便等实际困难,王以和所在班子还向村民作出“足不出户办‘证’事”的承诺。村民只需一个电话,村、组干部就可以上门“揽件”代办。据不完全统计统计,仅王以和个人近三年就代办医保、证件等230余件次。

   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交给我的任务

  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王以和常说:“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无旁贷。

  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王以和同志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几年中,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改工程。其实,在村里,王以和还有一个绰号“王保长”——新村扶贫项目、小农水项目、通村工程项目个个必争,即使村民需要自筹资金也要力争。近年来,在他的“四千万”精神催促下,硬化了通村的全部道路,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成立了专业清扫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过去的旱片死角困境得到改善、改写了靠天吃饭的窘况;在王以和的带动下,如今的新房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王以和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