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想你

01.04.2015  11:11

四川日报记者 张杨 黄泽君

家族企业还没找到接班人

宋联科很想家,想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家乡的美食,想当年一起长大的兄弟们……这样的乡愁在他年过50岁后,愈发浓烈了。

可他没办法,他现在还回不了家。3月9日,远在北京的他和记者通话,每每说到回家这个词便叹息。

宋联科今年52岁,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插旗山村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17岁踏上打工路。

去了新疆,每天干活15个小时以上,吃的特别不习惯。”初到新疆,饮食是宋联科要过的第一道“”。“新疆人爱吃馍馍,但当时我觉得挺干。

不过,“高薪”让他尝到了甜头。“一天能挣7块钱,在那时候简直是一笔巨款!”大半年后,老宋攒齐了1000元钱,将这笔钱寄回了家,给父母盖了一座小洋房。

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老宋外出打工的头五年,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时打工的建筑公司要招‘包工头’,我拿出了积蓄,得到了这次机会。”就是从“小包工头”开始,宋联科创建了拜城县日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了当地最大的建筑企业。

我肯定要回家的,但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企业,它就像我亲生的孩子,在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之前,我怎么丢得下手?!”宋联科说。

少小离家,老大却不能回,浓浓的乡愁盘旋在他心里。“我现在52岁,城里人一般都是60岁退休,所以我也给自己定好计划,在十年里给公司找到接班人。

现在的老宋只能争取尽量多回家乡。特别是近年,每年春节前,无论再忙,他都会停下手中的事,往回赶。

为孩子成家挣房钱

与老宋相似,同村的吕忠良也依然奔波在路上。不过比起宋联科,吕忠良的“遥望”来得更简单一些。“孩子还没成家,我得给他攒点钱。”这次过年,吕忠良回来待了半个月,过了元宵,他又整理好了行李,再次出发。“孩子想在成都成家,我想给他挣买房钱,付个首付都要20万元左右。

老吕一生的奔波都是为了孩子,他有些羡慕邻居陈泽忠。“他已经完成了任务,孩子成家了,住上了新房,他终于可以不用跑出去找工作了。

那么,吕忠良的脚步什么时候能停下?“可能还要再干个两三年,就凑够了!”老吕信心满满。

离家的时候,老吕和媳妇儿把屋里上上下下都收拾了一遍。虽然不常在家里住,却也在屋子门前贴上了对联,挂起了灯笼。老吕小心翼翼地把对联上的尘埃拂去。“新厦落成增秀色,华门安居进财源”,贴在吕忠良新屋门前的对联,似乎正传达着他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