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政绩考核不以GDP主 盲目举债离任也追责
政绩考核转向
中共首次以部门法规形式,明确官员政绩考核不再以GDP为核心指标。今后将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设置各有侧重的考核指标,更注重综合因素的考量。此外,该法规还首次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追责力度
本刊记者/蔡如鹏
12月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授权新华社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明确不再以GDP论英雄。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在讨论不以GDP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这是第一次以部门法规的形式把它明确下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相信,政绩考核新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塑全体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指挥棒,有望对过去不正确政绩观进行全面矫正。
“GDP害死人”
长期以来,各地发展的政绩评估指标,一直是围绕着GDP增速、投资规模和财政税收等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指标。而地方领导干部的任用考核,GDP数据也最有“发言权”——GDP发展得快,领导就提拔得快。
中组部负责人就《通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当前,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对“短平快”的政绩项目兴趣浓厚,大举借债搞“政绩工程”,有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有的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一任一张新蓝图”的现象。
有消息称,在中部地区一个县,投资千万元的公园为了给五星级酒店项目“让路”,尚未建好就被毁掉,而短短三年多,这里因重复建设毁掉的新建项目就多达五个,总造价超亿元。
前述负责人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改进政绩考核,从制度层面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把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导向真正树立起来,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
《通知》规定,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要看全面工作,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
近年来,关于“考核要不唯GDP”一直有讨论,但在现实操作中还是以GDP为标准。为何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GDP? “一是其可以给官员带来升职,二是便于操作,见效快。比如教育、环保,投入效果一两年显现不出来。GDP则不一样,拉来一个100亿元的项目,效果立竿见影。” 竹立家分析说。
11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郭有明此前曾主政宜昌,用4年时间将宜昌的GDP从1000亿做到2000亿元以上。
有知情人称,郭有明此次被调查,与他盲目扩张,尤其是他力推的投资200亿而陷入困境的三峡全通涂镀板项目有直接的关系。
今年9月,中央第二巡视组到湖北巡视。此后,巡视组组长杜德印曾公开表示“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片面的政绩观”。此番言论被认为所指的就是两个月后“落马”的郭有明。
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在得知郭有明出事后,一位了解他的老领导在日记里写下“GDP害死人”。
看全面工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来推动改革。竹立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必然要求对过去追求GDP的单一政绩考核进行调整。”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先后多次强调,“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今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今年9月,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又说,“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得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
《通知》提出,将根据不同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同时对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生产总值。
这些区域包括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据统计,全国2787个县中,明确不考核GDP的县有1100多个。
政绩考核不强调GDP,会不会影响地方的发展,导致干部消极不作为?
“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了,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了。”前述中组部负责人说,“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一定是要有的,需要防止的是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在增长率上进行攀比,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
这位负责人表示,因此对干部来说,不是没有发展的压力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据悉,新考核办法将把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
终身要追责
《通知》还要求,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
竹立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是地方债务首次被纳入到政绩考核之中,“此次做出重要的改进,一方面说明地方债问题已经很严重,不得不重视;同时也说明需要规范,当前地方发债势不可挡,很容易出问题。”
日前,中国社科院刚刚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3—2014)》指出,截至2012年底,36个被审计地方政府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38475.81亿元,其中有五成是2010年及以前年度举借的。
当前“新官不理旧账”和“吃子孙饭”的问题,在全国很多城市是一个普遍现象。竹立家分析,由于官员的任期制度,很多官员上任后只顾眼前利益,搞一些短平快、但不可持续的项目;或者通过卖地、举债等,留下一堆烂摊子。
很多群众形容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而在留下一屁股烂账之后,官照当照升。
竹立家认为,如果要将地方债务纳入政绩考核,中央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让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统一,同时还要加大追责力度。
《通知》中特别提到,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即便离任也要追究责任。
“这就像给领导干部戴上了‘紧箍咒’,一些人再也不能不顾条件、为了出政绩搞一屁股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竹立家说,“因为,离任要审计,终身要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