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政府采购将向实现物有所值转变

28.11.2013  03:00

财政部副部长透露:

政府采购将有四大改革举措

重点遏制“豪华采购”,公务机票实行“折上折

□记者 曾亮亮 北京报道

公务机票购买制度改革将于近期推出。主要内容是在公务机票市场价基础上,实行折上折“双优惠”票价的方式,促进降低行政成本。该措施预计明年在中央预算单位全面实施,省级预算单位逐步实施。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7日举行的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所了解到的。会议透露,为破解部分政府采购项目价格虚高的难题,财政部目前正大力推进各类政府采购改革的试点―――除改革公务机票购买制度外,还将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改革、拟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改进协议供货方式以遏制“豪华采购”等。

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会上指出,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等积极作用,今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从注重节资反腐向实现“物有所值”转变,从注重公平竞争向完善市场规则的转变,从注重程序合规向专业化采购转变,从注重过程控制向结果评价转变。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改革思路有别于过去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是近年来比较大的政策调整,将会给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带来巨大的变革。

据悉,2012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1397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由4.6%提高到11 .1%。其中,全国采购规模中公开招标占比83.8%,政府集中采购占比65.2%;中小企业获得的合同份额近80%,全国政府采购总量中进口产品比例保持在3%以内。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但与行政体制改革要求及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政府采购制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范”与“效率”目标远未实现;二是高价采购与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并存;三是采购扶持政策与公平竞争原则难以平衡;四是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素质与采购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

“‘物有所值’的概念是政府采购主管部门第一次提到。”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物有所值”需要调整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重心、改革监管方式,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能。

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确立了“物有所值”的价值取向,实现从“少花钱”向“花得值”的转变,回归到政府采购质量、价格与效率核心三要素的平衡上来。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将节约财政资金和预防腐败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上,过多强调“完全市场竞争”与采购程序限定,轻视对采购需求与验收的管理,弱化了其他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不过,要实现‘物有所值’对监管部门是比较大的挑战。”他说。

针对“政府采购结果质次价高”的质疑,刘昆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制度对采购专业化的要求重视不够、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往往较为注重程序规范以实现采购的合法性,忽视对采购项目需求特点的研究和采购业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造成的。

据透露,即将出台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将在明确新的交易规则及采购人需求责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政府采购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主要反映在要求采购人保障需求目标:一是需求标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规性;二是需求标准的经济性及与产业的适应性;三是对产业发展的导向性。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原则,明确采购过程中的对等责权,完善公平交易的核心市场规则,也是未来政府采购改革的一个方向。

一位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政府采购市场中存在一些市场壁垒,正是来自于当下的一些政府采购扶持政策。比如,“北京市场买现代,上海市场买大众,安徽市场买奇瑞”,都是不成文的规矩。

据他介绍,近几年来政府采购除落实国家层面要求的支持节能环保、购买国货、扶持中小企业、支持自主创新等政策功能外,各部门、各地方提出的扶持政策要求也越来越多。

这些扶持政策要求与政府采购法公平竞争原则不相容,而一些地方却将此作为市场保护的手段。”他说,若破除市场壁垒后,能带来更好更优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