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政府报告:简政放权关键是监督行政审批
大众创业
创业者需要更透彻吸收市场信息
【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记者会答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这也是历史的启示。
【解读】
张建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已经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收入水平,这个阶段如果不创新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如果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要通过创新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像拉美国家,为什么长期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里面,就是因为对资源和能源以及大宗产品的依赖度太高,到达了中等收入水平以后没有创新以及没有寻求新的增长点,所以就很被动。
现在中国处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研发成本、资本价格等都在不断上升,将来会进一步推资源税改革、接着推环境税和碳税改革,所有成本加起来,会导致未来在中国发展经济或者做企业,如果没有高附加值是难以为继的、不可持续的。下一步如果要可持续增长,以及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就必须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后寻找到无论是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从而寻求到高附加值,才真正走向创新驱动型的经济。
第三点对于创业创新者来说,创新和创业都是有难度的,有可能会失败,要不怕失败敢于吃苦。同时要积极地去寻求创业资本的支持,去寻求创新资金的支持,注重从VC+PE、政府创新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担保基金等,不要只盯着银行,个人觉得银行不是解决创业及小微企业的主力。
赵彦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提到大众创业,我们现在跟互联网的链接,网上购物、销售已经发展了农村,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可以引入很多人去创新,这就是一个有效分工下的大众创业。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整体劳动力素质高低不均,大家急于创业、发展、赚钱,需要创业者对市场信息吸收透彻、相关法规认识全面。对于创业者的建议是,适应时代发展是对的,政府张开了怀抱欢迎且支持,大家也都在一个高涨的发展状态下,但是能不能最根本的抓住机会,要注重长期的跟踪研究和不断的学习,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房产调控
未来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分化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会答问】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解读】
潘璠(国家统计局研究所原所长):2015年1-2月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16.3%。说明取消限购限贷作用有限,还应该让价格回归价值。
无论是放松限购限贷,还是非对称性降息,对楼市的刺激作用都是有限的。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再现繁荣,土地财政也不可能维持长久。
在二三线城市已经“鬼楼”成片的背景下,房企“拿地”如果继续长期正增长,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目前房市已经到了有支付能力的供需拐点。只有让房价向着符合价值的方向回归,才能使房地产市场恢复生机,也使居民的购房能力得到提升,使收入大幅增长目标真正实现。
张建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
中国现在处在资本加速走出去的阶段,最近几年房地产业已经成了中国经济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领域。这里面包括子女留学买房,由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存在泡沫,很多人选择去欧美买房去投资等都是很正常的。
不能简单地说伦敦、纽约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是中国人买房导致的,这只是一个表象。我们在国外买房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的,也是有很多条件的;其次伦敦、纽约这样的城市是全世界买家推动的结果,不能归于中国买家,不过中国买家相对显眼一点。
目前从国内来说,房地产市场总体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比如,现在廉租房和保障房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但是大量的商品房有明显的过剩,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房地产市场不会呈现出要涨全涨的局面,而是会出现分化局面,房地产的发展势头可能呈现出价格分级分档。
另外,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手段在不断的完善,房地产市场本身很复杂,既是一个投资市场也是一个投机的市场,所以市场的监管或者调控需要多种手段的,但是在中国,很多税种还不完善。随着中国房地产调控手段越来越丰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会被踢出去,进而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简政放权
应注重行政审批改革的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
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记者会答问】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解读】
管清友(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
国务院总理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人,却力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种壮士断腕的气概的确值得钦佩。今年简政放权可能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在2015年,“简政放权”依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中央对于加速政府向市场放权的部署能否落到实处,遏制部门利益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个人利益被法定化,这些都是现在的普遍现象,如果政府部门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简政放权自然会出现避重就轻现象。在改革过程中,省、市、县三级政府能否跟上中央政府改革的步伐以及让改革的政策落地是非常关键的。
接下来一方面需要继续推动改革,另一方面要出台一系列配套举措,以加快省、市、县政府的联动,使改革能够落地,让企业公众能够享受改革的红利。
王远枝(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在“简政放权”的改革中,“放管结合”不能忽视,放要放开,管要管住。
在简政放权的改革中继续推进“权力清单”的做法,表明建立高效服务廉洁政府的决心。在过去,中国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处理好,这次“权力清单”界定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厘清了政府的权力边界,从而激活市场活力。
毛昭辉(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在过去两年中,行政审批数量减少提前达到目标,然而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行政审批改革的质量。因为在审批减少的同时,政府的职责也应相应转变,把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的监管。但是一些政府在适应事后监管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管理就是审批”的观念和趋势没有转变。
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关键是推动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如果这个不解决,那么可能放权的数量有了,但是质量没有上去。”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原标题:“简政放权”关键是监督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