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名词解释

09.03.2015  18:44

  1 、区间调控: 是指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一种创新。它与过去盯住经济增长的某个具体数值目标有所不同,更加重视用合理区间来观察宏观运行情况。  2、定向调控: 是指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是区间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区间调控的深化,也可理解为宏观调控继续走向科学化与精确化的一种表述。  3、沪港通: 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  4 、十一连增: 是指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实现增长。  5、五连快: 是指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五年快速增长。  6、创客: 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7、京津冀协同发展: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8、长江经济带: 是指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9、四风: 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0、约法三章: 是指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11、丝绸之路经济带: 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1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从中国经东南亚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海湾地区,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普惠经济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1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14、丝路基金: 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15、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16、结构性减税: 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17、普遍性降费: 是指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减免小微企业、养老、医疗等收费。  18、广义货币: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19、三期叠加 :①增长速度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②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③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20、全要素生产率: 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21、三证合一: 就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件合并成一个。  22、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其操作流程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  23、开发性金融:是 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开发性金融是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  24、政策性金融: 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 

  

  

  

    25、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 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26、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 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以中央对手清算为主的直接和间接的本外币清算服务,包括清算、结算、交割、保证金管理、抵押品管理等。 

   

   27、普惠金融: 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①每个人都应该有获得金融服务机会的权利。只有每个人拥有金融服务的机会,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②为让每个人获得金融服务机会,就要在金融体系进行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机构创新和产品创新。③由于大企业和富人已经拥有了金融服务的机会,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低端客户甚至是贫困人口提供机会,这就是小额信贷或微型金融——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为此,首先要在法律和监管政策方面提供适当的空间。其次,要允许新建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28、线上线下互动消费: 即O2O消费,线上交易线下消费。  29、智慧城市: 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30、四大板块: 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  31、三个支撑带: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  32、新亚欧大陆桥: 又名“第二亚欧大陆桥”,是从中国的江苏连云港市、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国内由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组成。  33、泛珠三角区域: 即知名的“9+2”经济地区概念,是2003年7月在国内正式提出来。泛珠江三角地区包含了中国华南、东南和西南的九个省份及两个特别行政区(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4、互联网+: 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35、创新2.0: 即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它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目前由于信息通讯技术(ICT)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而引发的科技创新模式的改变——从专业科技人员实验室研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后用户被动使用到技术创新成果的最终用户直接或通过共同创新平台参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过程。 

  

   36、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010年0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改革亮点是:公益性位居首位、取消药品加成收入、非公医院一视同仁、公立医院统一管理、引保险解决医患纠纷。  37、国五标准: 是指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国五标准排放控制水平相当于欧洲正在实施的第5阶段排放标准。  38、碳排放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污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入或卖出。 

  

  

   39、财政转移支付: 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40、中国制造2025: 此次规划的关键词与“向工业强国转型”相关,并将形成注重顶层设计的 《中国制造2025》,再加上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规划的“1+x”模式。此外,规划将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围绕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41、众创空间: 是指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