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农事和乡情

30.01.2015  10:26

农报视线

□记者 刘佳 刘鑫 樊邦平

    1月28日,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长魏宏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的一年里,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万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多点多极发展,蜀乡大地展新颜
    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成为贯穿全年的突出矛盾。我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及时推出稳增长“十六条”,从多方面稳定经济增势。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去年我省各级政府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4410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5%。全面完成了“十项民生工程”和19件民生实事。
    全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速。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万多个;出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74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达46.3%;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新农合参合率达99.3%;统筹实施农房建设52.1万户,向农民工定向供应公共租赁住房房源1.7万套。建成4300个 “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39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举办了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
    展望2015,加快转型促进农村发展
    2015年,我省将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提质、增效、可持续的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继续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
    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推动 “一村一品”、“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200个万亩亿元示范区,新增高标准农田500万亩、有效灌面100万亩,蓄引提水能力4亿立方米;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0家、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00家;稳定农产品价格,持续增加家庭经营收入;重点抓好藏区新居、巴山新居等建设,力争新村建设覆盖40%左右的行政村。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各地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9万人以上。
    确保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65%左右,突出办好改善农村通村公路1.5万公里,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安全饮水,改造15万户农村危旧房,提高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水平等20件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