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位教师当选政协成都市锦江区第七届政协委员

30.12.2016  02:0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6年12月14日至12月16日在锦江区召开。我校教师民革支部委员陈杰明、民盟委员会委员郑富兴、九三学社委员会副主委秦苏珏当选为政协第七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成都开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宏伟征程,锦江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听取并审议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并协商讨论了区政府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七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书记陈历章同志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各小组讨论,认真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大会还按界别进行了分组讨论。我校参会政协委员均在科教医卫体委员会。他们认真听取并审议了各项报告,充分发挥师范大学教师的专业特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积极履行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责。

  陈杰明委员提交了关于四川师范大学周边环境治理的提案,表达了对自己所在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十分关注。她说:“四川师范大学周围流动商贩较多,既不美观也不卫生,更与高校的品牌意识和文化功能不匹配。所以我希望通过区政府和学校联手,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疏导交通,统一店招,打造一条符合高校品质的文化创意街道”。在谈到锦江区学前教育时,她认为,目前锦江区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实力强弱差距较大,希望能够通过扩园建设、强园带动弱园等方式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均衡、全面发展。在分组讨论中,她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和区优惠政策,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加实际、更加灵活的支持,同时她还建议,借鉴武侯区围绕四川音乐学院建设成都音乐坊的做法,围绕四川师大建设主题创新创业园区,用好高校品牌资源。

  秦苏珏委员在分组讨论中指出,要关注学校周边环境管理,建议持续加强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同时,她还认为,当前高考改革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要保持锦江教育领先优势,必需主动适应变化,积极应对施策。她建议设置专项经费,引入社会资源,从体制机制上鼓励支持学校开展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学会自主选择、适应未来做好准备。

  郑富兴委员在分组讨论中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城市空间、城市动力、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治理等重点任务,强调生态与文化成为锦江区发展的关键词和新亮点,但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主要是一些经济数据,而关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目标则只有一句模糊的定性描述。这与重点任务的比例不对称、不匹配,这意味着生态、文化方面的工作容易被边缘化,甚至落空,因此,生态、文化方面的奋斗目标应该再具体化,不能只盯着经济数据。他还接受了《成都锦江》“两会”特别报道组专访,提出要继续巩固锦江区的教育成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建设,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名师工程,推进优质教育高位均衡全覆盖,打造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教育强区;同时他还强调进一步加大社区教育的力度,把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低碳发展、绿色生活”的社会认同度和参与度。

  大会选举产生了政协第七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郑富兴当选为政协第七届成都市锦江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民革四川师大支部委员陈杰明(中)、民盟四川师大委员会委员郑富兴(右)、九三学社四川师大委员会副主委秦苏珏(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