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协委员调侃后代会适应PM2.5 怕官员当真

18.01.2014  08:25

  南都讯 记者陈竹沁 昨日上午,省政协民革、民盟分组讨论,半个多钟“谈霾色变”,起因是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吴赛珠的一席话。“别以为坐在室内就不吸P M2 .5.”她列数其可能引起的疾病:呼吸道、心脑血管,还有全身癌症、白血病等。

   医生委员轻声谈P M2 .5同组委员:大家都想听见,请大声点

  吴赛珠说这番话时声音很轻,距离较远的同组委员不禁喊话,“PM 2.5大家都想听见,请大声点。”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纪显更是提高嗓门插话,要求工作人员把这段话“一定认真记下来”,“环境污染方面人人平等,没有一个官员可以独善其身!

  吴赛珠说,PM 2.5颗粒细微,戴口罩没用,空气净化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比起室外,室内PM 2.5相对较少,但照样会吸入。她说,作为医生,眼看着医院对面的白云山慢慢变得看不见,“经常觉得很无奈”。省政协委员廖锦堂也感慨道,“小时候坐在自行车上笑,现在有点坐在宝马车里哭的样子了。

  吴赛珠继续发言,称感觉广州城中村烧垃圾问题最为严重,建议对于居委或街道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一旦发现烧垃圾,就对其撤职。她还提到施工泥头车的问题。对此,湛江市政协副主席黄雪艳插话说,地方上措施很明确,工地如果没建水池、没有高压水枪都不能开工,泥头车如果不密闭要没收,“但管不到位”,她介绍,近期湛江24小时覆盖查泥头车,“一抓马上下来了,问题是你要多高压?不是说不想,但怎么在正常状态下保持?

  委员调侃:下一代会适应P M2 .5其他委员呛声:官员当真就完了

  PM 2.5引发了场内热议,省政协委员唐东生调侃说,下一代的体质可能会适应PM 2.5的,引发同组多位委员呛声,“官员当真就完了,可以推脱不管了。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吴明娒特别提醒,目前很多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用起来清洁,但生产过程中却涉及很大污染,比如太阳能电池中的晶态硅、LE D芯片中的氮化镓的制备,“发展高新技术一定要考虑源头的污染问题和高性能原材料生产。

  “别以为坐在室内就不吸PM2.5.

  ———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吴赛珠说

  “环境污染方面人人平等,没有一个官员可以独善其身!

  ———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纪显提高声调说

  “小时候坐在自行车上笑,现在有点坐在宝马车里哭的样子了。

  ———省政协委员廖锦堂感慨道

(原标题:委员“谈霾色变”一谈半个多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