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研究

28.11.2013  14:16

      政务服务中心在行政服务运行进程中的价值日益显现,其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经一定时期的运行,政务服务流程还需更进一步优化,方可实现其存在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

      一、现行政务服务流程与局限性分析
 

      (一)现行政务服务流程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冲突
在当今世界,各处事物之间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各自存在的事物有其存在的价值,多个单独的价值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彼此常常并不能协同发展,即形成了一定的价值冲突。而且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因此,各种价值冲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地异常明显,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
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有其存在的价值基础,也为区域发展创造了多元化的价值。但是有价值,且涉及到多个服务客体和不同的服务主体,那么,就必定存在着价值冲突,这种价值冲突最大程度地在一定状态下会降低“有序化虚能”的供给增量,从而降低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部分价值增量,大大缩减了这一价值的发挥和体现。

      1.关于政务服务流程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冲突的界定

      如何审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冲突,大体上可借用两种不同的指向:其一,从哲学认识论的视野出发。从认识论上来看,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冲突主要是指这种价值真理意义上的冲突,即可用“一元论”意义上的价值冲突观点来描述。政务服务中心所存在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靠的不单纯是某种服务和引导机制,也不能只依靠某种资源,而是要靠生活在这一区域内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来完成,这些承担着部分职能的人对区域发展存在某种终极的或合理的,自认为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及其评判标准,只要能过一定的方式来适当地推广和应用这些价值及其标准就能够解决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另一种是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出发。从服务主体的角度来看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进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冲突,主要是指不同的服务主体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即可用“多元论”来描述这种意义上的价值冲突。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这种价值冲突是源于不同的服务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这些价值不能替代也不能复制,从而,我们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发现,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普适性或终极性的价值及其极评判标准。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只是对本级政府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的部分服务职能的协调和整合,其本身并不能从事任何一项与各职能部门相同的行政审批事项的直接提供工作,而是要借助于各职能部门对进驻中心各窗口的充分授权来完成。因此,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各窗口部门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即政务服务中心并非只是一个单一的价值观的载体,而是多个价值观综合运行的平台。多种存在于政务服务中心的价值观念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在深层次内涵上必不可通行。如果在政务服务工作中无视这些价值的多元性及其在服务进程中体现的平等性,就必然会引起价值冲突。其在理论上的表现主要是“各工作人员文化修养的特殊主义”或“服务多元价值论”。这两种价值的冲突在对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的认知本身上,意味着一种价值冲突,这种冲突需要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各承担服务职能运作的工作人员进一步超越已有的对于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价值的认识的局限性在更深层次上的理解和对可能产生的价值冲突的把握。

      有人认为,“‘价值冲突’就是价值观念之间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其实质并不是‘价值’的冲突而是价值观念的冲突。”[1]根据上述观点,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冲突其实质也可认为是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在服务活动中的冲突。这种冲突有四层意义:各工作人员对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冲突是其所理解的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方向的冲突,各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其实质是其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自身所能体现的价值贡献及其对这种价值贡献的评判的标准,即评判价值标准的冲突。各工作人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是其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解释范围之内的认识的重合度。而对于各工作人员所存有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从自身认知出发,对于其所承担的服务所能带给区域发展主体的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各发展主体对其的获得的竞争性。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冲突还应突出在各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的冲突,这种关于价值观念的冲突本身就是“贯穿人类社会实践中始终普遍存在的现象,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认识与坐评价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价值观念体系矛盾尖锐化的表现。”[2]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本身并无任何的冲突,一种价值和另一种价值就其本质而言是可以同时空存在的,之所以它们之间会发展这样那样的冲突,旨在各工作人员以及区域发展各主体对于价值的评价和对于多种价值的选择。

      曾经有人认为,“在完全道德化、封闭、大统一的社会中,虽然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普遍存在,但其剧烈冲突并非事实上普遍发生。它通常中是发生在社会首先体系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往往发生在社会化不完善的个体身上。”[3]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传统的价值冲突有所不同的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冲突有广泛性、复杂性、深刻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因此,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时,要重新认识这种价值冲突的本身,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重塑对待这种价值冲突的态度和原则。

      2.政务服务流程服务区域价值冲突的表现

      从服务区域发展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价值冲突不仅仅是在服务进程中存在的一种服务理念的分歧,也是一种事实存在的观念上的分歧。存在于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界定,我们可以大体分出内在与外在的形态,也可以分出一维与多维的形态或传统与现代的形态,但有一个中心不能变,即这种冲突到底是对区域发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所以,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来看等这种冲突可以得知,其是“主要形态是真理性价值观与实用性价值观之间的冲突”。[4]
因此,存在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冲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1)服务主体价值冲突。从服务主体的角度去考虑,一切表现于服务进程中的价值冲突均为服务主体自身的价值冲突和各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服务主体自身的价值冲突是其之间价值冲突的折射和其在服务区域进程中的表现在服务客体实践中的反映,即服务主体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的价值选择时所遇到的与自身利益相异的矛盾境遇。

      (2)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之间的价值目标冲突。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各服务主体会出于对自身利益和职能的考虑,会有各种出于不同目的的价值目标,而各发展主体从自身发展和存在的实际需要出发,也会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区域发展进程中一个复杂的运动的系统,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事项运行进程中,便会存在价值取向的冲突。

      (3)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对于价值评判标准冲突。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的这种矛盾表现在其各自对其所持有的价值的选择上,是二者之间对于价值选择的多样性的考虑与区域社会发燕尾服要求统一性的矛盾和冲突,也是二者在选择价值目标和价值行为时“‘是’与‘应当’的矛盾和冲突”。[5]另外,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这一冲突还表现在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以及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冲突上。本身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在服务区域发展中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因伦理缺失而造成的个人主义抵制集体主义局面的出现,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6]“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呈多无线化并存、新旧交替的特点,存在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舶入价值观、过去‘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同时并存的格局。”[7]这种存在于区域发展进程中,因政务服务的提供而产生的价值冲突的多元化,一方面导致了服务主体的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服务主体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各服务主体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道德价值与利益之间的冲突。但从本质上来看,其也是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从服务主体自身的建设上来说的一种进步,但同时,也“会使多元化价值百花凋零,也会使一元价值主导失去对话交流的对手而丧失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8]

      3.现行政务服务流程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冲突的消解

      在所有对于价值冲突消解的研究中,大体形成了以下的论调:“建立以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多元并存的价值观体系。”[9]“在谋求价值冲突消解过程中坚持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与宽容性的统一原则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原则。”[10]  “建构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取向辩证统一的新价值观体系。”[11]

      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和现阶段国内政务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冲突的消解,应充分考虑到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客体在接受服务时的认同程度与认知情况,要以“通过追求市场经济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发展来实现”[12]对于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冲突进行有效消解。即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在服务主体与客体双方要在价值冲突中完成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这种价值冲突其实质是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目的和手段上的不同对区域环境的改造和对其自身素养改造进程中给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带来的表现在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选择上的困惑。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多元价值并存的一个平台或集合体,在面临此种情况时,应以弘扬真理性价值观为主,尽力在工作中消除区域社会关系和区域发展环境对于各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价值选择的偶然性、异己性进行消除,使服务区域发展的“实践活动成为‘自由自沉的创造性活动’”,使各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真正发挥‘自由自觉个性’的本质力量,主宰和推进社会环境的改造。”[13]使得政务服务中心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能够容许多种价值的存在,在合法的范围内尊重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对于不同的价值的选择,并能兼顾整体与个体、长期与短期的价值目标选择,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寻求最优的价值和适当的价值,共同促进区域文化和经济上的和谐与繁荣。

      (二)现行政务服务流程可能冲减价值创造的有序化能量

      “有序化能量”是物理学上一个概念,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耗散结构论”认为,人类及所有生物的发展过程就是有序化的不断增长过程。如果我们把政务服务体系看作为一个有序化发展的进程,那么,其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对于价值增量的创造过程同样也适用于“耗散结构论”对于“有序化能量”的定义。
政务服务中心应需要而生,其在一国行政体制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对行政服务工作进行了一个有效的创新,其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的行政管理系统,在区域发展领域之内,在本级政府许可和领导权属范围之内,在现行的国家及地方性指导法规许可的范围之内,形成了一个看似远离于原来同级各职能部门的封闭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并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范,通过不断地为区域发展提供相应的政务服务工作而与行政服务以外的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不间断性交换,在其运行系统和服务供给内部形成了多个影响其稳定的参量,如果当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的稳定性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变化。政务服务中心的设立及现阶段的规范化运行,即是由原来同级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权属的单独运行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行政服务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公共服务耗散结构”。可见,在新的公共服务领域之内,也存在着与原本发现和应用于物理学方面的耗散结构理论相关的概念,比如,公共服务提供进程中出现的分离于其它同级职能部门的远离平衡态、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非线性、政务服务流程的开放性、服务职能和范围的扩展和服务环境的多变等。

      1.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的有序化能量

      我们把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流程看成一个运动的系统,那么,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来说,推动其有序化发展过程的有序化的能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展:行政机构最早维持正常办公所使用的有序化能量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其中包括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工作人员,用于日常办公所需的经费,人员工资,办公场所及其它一些人类生活的必须品。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由于网络及其运行终端,电脑的应用,各行政机构扩展了工作的范围;在工作及机构组建中,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用于维持本机构运行的扩展耗散结构,从而间接地把许多形式的、以前看起来与本系统运行无关的,或与本职工作联系不太紧密的无序化能量转化为有序化能量;随着各种环保主义的推动,政府出于对环保的考虑和行政成本的考虑,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收发各种以前常用人力和纸质来传送的大量的繁杂的公文,为了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引进了以前只存在于市场之中,任其在法律条款下自由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等无序化能量,并将其结合于本国发展实际,转化为行政效率提升的作用力;由于超市的运作方式可以方便方便群众申请办理相关公共服务事项和有效提升政府形象及提高办理效率,因而逐渐取代各职能部门内设的相关办公室,并把其集中起来,成为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服务,开展群众工作及政府行政审批工作和公共服务的有序化能量。
从耗散结构论出发,政务服务流程同样也存在着负熵,这里的负熵指的是政务服务流程在运行期间因各种原因所产生的日后可能出现的或已在运行的,对于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的应用或逻辑照搬,机构组织臃肿,工作人员惰性及服务体制滞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目前运行的行政体制之下,正是维持发发展行政机构有序化过程的动力源,因此,只有政务服务流程在运行进程中,不断向其流程中输入负熵流,即对流程的创新,才能有效抵消其内部所产生的熵增。阻止这种新生的机构向无序化方向变化和发展,以维持政务服务系统及在区域发展价值创造进程中的有序化运动。

      一种新的组织在成立之初,我们的设计初衷都是良好的,然而其在后续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有悖于设计初衷的问题,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流程照样如此,我们在进行服务工作的时候,引用了超市的运作模式,在人员管理中,早已使用了企业的激励方式,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应用了信息化的产物,这些非能量的物质特性只要组织和配合得好,都可以用来长久促进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价值的生成和延续,用来维持和发展行政体制运行的有序化,对于政府服务来说,在客观上起到了与有序化能量相同的作用,但现代行政管理工作中日益体现出的是对于信息交换的重要性认识程度,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在中国飞速普及,甚至一句莫须有的谣言都可能影响一个区域的社会稳定和民意高涨,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行政机构和一些公共服务提供的组织,不得不借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比如成立舆情办,在各单位里组织网络评论员,开展网评工作,由此可见,一些对于政务服务工作来说,为非能量形式的、广义的可服务于除行政机构外的有序化能量可以依附于行政服务之类的有序化能量之上,间接地对政务服务进程的有序化程度产生影响。
在政务服务工作中,有些对维持此系统运行的非能量特性的事物,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折算成有序化能量,来维系此系统和工作的广泛开展,如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它们同样对于政务服务主体来说,起着加强和催化以及职能扩展的有序化能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政务服务流程中所产生的广义的有序化能量就等于维持行政机构和组织正常运行的有序化实能与有序化虚能之和。

    2.现行政务服务流程可能导致系统运行的有序化能量的消散
在前一节中,我们引入了耗散结构论中所提到的有序化能量这一概念,并从政务服务流程的实际运行出发,指出了存在于其间的有序化实能和有序化虚能,即我们把传统上维系行政体系或机构运行的能量,如用于日常办公所需的经费,人员工资,办公场所及其它一些人类生活的必须品看成是行政服务机构运行所必需的有序化实能,而将新引入的服务理念及一些服务机构的组建形式,服务方式的现代化等因素看成是有序化虚能,如无纸化办公,政务超市,网评工作等一些在传统的行政工作中不曾有过的事物。

      (1)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范围及方式等同于其它部门

      政务服务中心在创设之初,是要直接为群众服务,为有公共服务需求的广大群体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集中式的办理场所。因此,其运作方式,管理模式和考核形式等,与其它传统意义上的职能部门或行政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保障其运行和功能发挥的有序化实能为管理模式和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如果运行模式没有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能消除多头管理或双重领导,那么,将会在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进程中,以其现行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效果直接消减其业已发展的,并正在维系其有序化运行的实能。

      自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到现在,群众来访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同级其它职能部门,按照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每天要接待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办事群众,其本职工作就是在有限的服务场所中为群众提供无限的服务功能,而非是走基层,而非参与政府职能部门政策的制定的主导角色,也非其同级其它职能部门一样去做这样那样的,传统意义上行政机构或组织在一国体制之下日常办理的部分事务,因此,对于政务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等,应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不能延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与运行模式,提倡其自我创新与文化引入。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给政务服务中心一个宽松的管理方式,让其去从容、客观、公正地应对服务群众或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进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比如对本中心管理层的工作人员的考核方式以及对进驻大厅的窗口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激励方式,应从各方面去进行制度上的保障和实际上的作为,源于对原先同级职能部门部分职能的剥离,所以说,对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来说,更应给于更优的经费保障,而人事管理方面,虽说各窗口的工作人员来自于原同级各职能部门,但其日常工作在政务服务中心,其行为又影响着对同级原单位或部门的绩效量化,更为重要的是,其服务形象和质量影响的不单单是原职能部门,而对于群众来说,是政务服务中心的形象,是政府的形象。因此,政务服务中心对进驻其间的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政策和纪检督促方向,而应以一定的比例放在津贴和绩效上。

      (2)同级各部门决策脱离政务服务中心

      相对来说,原各同级部门的决策权应是负责于同级政府,而远离于提只提供公共服务集中办理的,只有服务权限的政务服务中心,在引入耗散结构时,应归属于有序化实能的补充权限。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对于公共服务提供来讲,转化为维系其运行的有序化能量中的部分有序化虚能皆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需求及区域发展主体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对于公共服务的诉求,还有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于区域发展内部环境的影响力度。但就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运行实际而言,其是一线接触人民群众,其在政府决策中,源于对群众需求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其最具有发言权,其可以提供一切或尽可能提供所有来自于广大群众的需求量表,因此,同级各职能部门在做任何一项关乎到公共服务提供方向的决策时,应把握第一手的群众需求信息或区域发展主体的诉求,而不能闭门造车,或延用传统的我行我素的管理和决策模式,不能把政务服务中心看成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或传统意义上政策的收发室,而应看成一个群众需求信息和区域发展主体诉求信息的收集平台和反馈平台,真正能够把公共服务服务于民,服务诉求采集于民。

      二、政务服务服务流程优化归宿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行的政务服务流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性,为了能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了能更高效、更便捷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和众多的区域发展主体的实践,为了更能体现新生的政务服务中心这一行政服务提供机构在服务区域发展中价值的创造和体现,政务服务流程在其实践中,应不间断地进行优化,且坚持以下原则:

      (一)亲民、爱民、便民的原则

      为了能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应在同级政府领导下,在本级区域内各市县、乡镇和涉及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部门中,重点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和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中扎实开展“亲民、爱民、便民”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举行服务对象座谈会等方式,认真查找本单位在行政行为和服务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缺点和不足,找准提升服务质量的着力点。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定期深刻剖析,时时规正今后改进服务的努力方向。按照“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要求,制订和及时修正本单位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各项行政行为、服务行为规范,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将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力争对所有项目的平均审批时限随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二)提升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的原则

      政务服务应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各级各部门开展政务服务工作好坏的标尺,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办事群众切实提供“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尽心”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做到“领导与群众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一样,生人与熟人一样”。严格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对不能按承诺时间办结和不按规定收费的部门和责任人坚决予以惩处,并予以曝光。并在继续督促抓好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基础上,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公开透明办理。全面公开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和收费标准等,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政务服务大厅及各部门、各乡镇办事大厅的管理,将各乡镇、各部门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督促各级服务大厅规范、高效运行。强化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部门的行风整顿,将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切实整改,确实无法整改的,公开做好宣传解释,争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能否实现,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其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同级职能部门和本级政府在做决策时是否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是否坚持决策的主观性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客观性,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的思想意识是否能如实地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的发展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从主观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是经验主义,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主观认识脱离当地的客观实际。主观主义还有其它一些表现。

      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方法论原则,依据的世界观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懂得了这一观点,那么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1.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空间统一性

      在政务服务流程优优化进程中,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达到公共服务事项及内容制定的主观与区域发展实际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为区域发展环境和群众发展需求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其各方面的诉求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但实际情况也有其特殊性,即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来说,其所需的公共服务方式和内容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对于政务服务流程优化进程的控制和服务主体和客体服务诉求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差别,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决定政务服务工作的中心思想,这是区域发展实际与行政决策的具体的统一。

      2.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时间统一性

      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时间统一性是指针对某一政务服务内容和事项的确定来说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政务服务工作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只有从区域发展环境随时变化的每一阶段出发,行政决策和服务决策的主观性才能准确地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的客观性,是一种行政体制在运行环节上,运用于行政服务方面因时间变化而生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我们在进行政务服务流程不间断的优化时所要坚持的行政决策和服务决策的主观性与区域发展环境及诉求的客观性的统一,就是坚持行政决策和服务决策主观性与区域发展环境及诉求的客观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认识论上就是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是指对政务服务事项提供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客观变化而进行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一种方法。由于政务服务事项繁杂,而且并非是客观存在的,是来自于人为的规定,因此,其服务条件的变化是绝对的,而政务服务事项不变则是相对的,在政务服务工作进展过程中,服务事项与区域服务客体之间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则是永恒的,因此,在政务服务事项提供进程中,必须随着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的动态控制。

      (一)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前期确定的重要性

      在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前期确定阶段,以及其操作流程设计阶段,对政务服务工作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以及其给区域各发展主体所带来的收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政务服务流程控制的重要阶段。
作为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者以及行政审批事项和其它公共服务事项制定者,在决策阶段应尽可能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确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运行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政务服务事项的数量和内容进行经济、社会影响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的案例,并在优化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及区域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确定和服务流程可行性报告,使其在政务服务工作服务区域发展中起到控制政务服务工作高效进展的作用。

      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和提供方法和手段的前期决策阶段,影响政务服务工作服务区域发展价值的主要因素有:

      1.服务事项的数量

      政务服务中心所提供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等事项的数量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现行体制之下,行政审批事项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主体能否从事某项活动,是其从事经营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的行政许可项。如果没有此许可,区域发展主体的活动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合法性,因而,行政审批事项是政务服务工作进程中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公共服务及其它服务事项只仅仅是说明区域发展主体正在或将要开始某项活动,并不全部或在重点领域内影响区域发展主体的某项行为。所以,公共服务及其它服务事项只是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发展进程的次要因素。

      2.服务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际需要性

      政务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行政审批事项的内容和公共服务及其它服务事项的服务内容。这些服务内容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主体在区域内对于其发展所需部分资源的获取。政务服务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际需要性是决定其存在的价值或存在的合理性。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等服务事项设立的第一要务为区域发民展主体的需要性,第二个必要条件是要从区域发展环境的实际情况来出发,一切脱离了区域发展实际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只会阻碍区域发展,势必为强加于区域发展主体身上或依附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进程中的,对于区域发展主体来说,均为额外的附加项,加重了区域发展主体的发展成本,形成了一定的或相当大的发展阻力。

      3.服务质量的可跟踪性和可评价性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少不了对于服务事项因发展环境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并非来自于人为或部分领导人的个人意见,而是来自于区域发展主体对于发展环境的不适应性的诉求。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务服务中心在提供服务事项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力求对自身为区域发展进程在发展环境中提供的服务事项能取得一定的实效,能为区域发展主体带来一定的可观的收益,而非阻力。这个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必备的一个影响因素,即为区域发展主体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的评价。这种来自于区域发展主体因对公共服务事项需求而给出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政务服务中心日后的服务工作,因此,应该建立一套以人为本,以机器设备为辅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系统。

      4.服务流程的优化性

      政务服务工作流程的优与劣,是影响服务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除了要根据区域发展环境和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确定更为切合实际、更有价值的政务服务事项、做好来自于区域发展主体自愿的满意的或不满意的评价之外,还要对整个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在优化进程中,可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流程,以确保政务服务工作快速、高效、便捷地完成。

      5.服务信息的反馈

      政务服务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使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及时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调整,也可对接下来的政务服务工作流程进行更加优化处理,还能够检测出政务服务工作对区域发展主体发展进程的工作效率,以及区域发展主体的满意度及未来发展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二)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的重要性

      在政务服务事项、内容、提供方法和手段以及提供流程进行可行性论证后,在确定其准确数值和方法的前提下,对于政务服务工作优化的关键就是在于对政务服务流程的设计上。对于政务服务工作流程的设计是对政务服务工作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全面安排,也是对政务服务工作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远景规划的过程。操作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成本的合理性都能使政务服务工作高效、便捷地为区域发展服务,提高区域发展主体来自于自身实践的任何一方的收益。

      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在对不同的区域发展主体提供服务时,可以有不同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从而会给区域发展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因此,有必要在满足政务服务在合法运行的范围内,多提供几个服务方案,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可行的技术性的对比、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适用的,经济合理的提供方案,即为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我们可以采用前面提到过的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经济价值等式: 
 
      即: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价值的本质是服务客体对公共资源占用许可以及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部分占用的可行性或可能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主体服务意向之间相互交换或置换的条件下,区域发展主体对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的效用需求。因此,任何一项面向区域发展服务的政务服务工作事项和内容的价值(V),都是区域发展的主体对占用公共资源许可和社会公共服务内容的需求(D),与另一存在于物质世界上的,本质的物的自然规律之内的客观效用物量(U)之间的关系。这种需求是相互的,是基于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双方相互不同的主观需要的。一定量不同质的广义的物。这种物又是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范畴内的客观存在。并且相应的客观效用物量其实质上就是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主体所拥有的和允许占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内容的自然属性。也可以把上述所说的效用需求理解为在不同作用主体的作用下所产生和涉及的至少两种效用物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因为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不同于发展着的社会事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极具稳定性,且其产生和改变是不随客观世界或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变化,其是随人为意志而变化的,所以,在服务区域发展上,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的总量之中,有一个常量,这个常量在极具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是保持不变的一个量(H)。但这个不变的量又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经济价值的大小,所以,它又属于服务总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子。综合比较,尽可能地降低政务服务提供成本,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区域发展主体在同等条件下的收益。

      同样,为了研究政务服务事项或内容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底有没有价值,我们也可以采用价值工程中常用的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或尽可能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原公式如下: 
V=F/C

      式中:V-价值系数   

              F-功能系数   

            C-成本系数

      政务服务事项的确定和可操作流程的优化和任何一项工程设计都有相同之处,正确处理政务服务工作内容与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控制政务服务流程的关键环节,政务服务事项的决策者和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必须密切配合,做出多种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性的比罗,在降低运行成本和方便群众,提高区域发展主体收益上下功夫,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对,反馈比较好的操作信息,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进程,以保证政务服务工作对于区域发展价值的创造。

      (三)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原理

      对于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是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者和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人的和一切涉及到政务服务工作而受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指导的被管理者之间共同达到既定的政务服务工作目标的活动过程。
对于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来说,和其它管理有着相似之处,即其管理要素同样也是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而这些在同一区域内,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是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对于政务服务工作而言,其管理的动态原理体现在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法和手段上的随区域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上,同时,政务服务目标以至于政务服务工作管理的目标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因此,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种因区域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符合区域发展实情的对于政务服务工作管理的调整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政务服务流程动态管理原理要求,政务服务工作的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避免工作中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工作思想和方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1、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原则

    政务服务工作中也存在着管理,每项政务服务工作对于区域发展来说,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或正在进行的工程,因此,对于政务服务流程的动态控制应归属于工程动态控制范畴。因此,在工程动态控制领域内的部分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之中。

      (1)政务服务流程动态适应原则

  以不断变化的政务服务工作管理行为与手段去能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区域发展环境,实现管理主体与区域发展主体或服务主体与服务客体之间的动态适应与协调。

      (2)政务服务流程弹性原则
在即定的或实际运行的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提供过程中,必须留有充分的调整余地,保留必要的弹性,以保证在出现区域服务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经过较小的调整而更好地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实现区域发展目标和政务服务目标。

      (3)政务服务流程信息收集与反馈原则
在政务服务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运用有关政务服务工作中实际运行的管理系统运行信息反馈,灵敏、正确、及时、有效地对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进行调整与控制,以保证政务服务目标的实现。

      2、政务服务流程优化设计与纠偏

      源于对一国政体长期存在性的考虑,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永远不可能有一个终点,此循环将是一个动态的,渐变的过程,所存在的,只是一次价值创造流程暂时的结束。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路径存在着几个价值创造阶段,且有几个流程内的循环,来确保价值创造过程的精确与完整性。还存在着几个价值创造节点,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真实客观性。

      (1)政务服务事项的动态控制准备

      对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及其所能提供给区域服务客体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分解,以确定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的数量。

      (2)动态跟踪和控制方法

      对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在提供过程中,对服务内容和事项的真实可靠性及实用性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第一、收集政务服务事项的实际运行数量及年总量,进行提供质量和满意度分析。

      第二、定期对在运行的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的实际数量和计划运行数量进行分析,计算出与群众最为关系密切的服务事项和内容。

      第三、对政务服务目标和实际效果进行比较,如出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纠正。

      (3)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图示
 

      ①四个循环

      循环一:由“区域发展环境调研”—“数据汇总”—建立“数据库”—传送信息到“信息收集平台”—经过“筛选”—将失真性或不符合区域实际的信息返回“区域发展环境调研”。在此循环中,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有助于区域发展的相关信息的真实和有效性,“信息收集平台”起着信息处理的中心作用。这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价值创造的起点,“信息收集平台”对于信息的甄别决定着政务服务事项及服务内容的设定,因此,“信息收集平台”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的起点,或可称之为价值创造原点。

      循环二:由政务服务中心的“协调组织”—“职能部门”—“协调组织”。在这个循环中,政务服务中心下设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对“信息收集平台”传送过来的真实有效数据进行汇总,然后发挥自身的协调职能,协调各职能部门在立足上述信息的基础上,从本部门的职责出发,客观、公正地设置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其它服务事项,在把结果存档的基础上,将调整过的政务服务事项反馈给政务服务中心的“协调组织”,确保备案成功和后续执行的准确监督作用。这个循环的作用是对“信息收集平台”收集来的与区域发展环境相关的数据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循环称之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的酝酿点,或称之为价值创造的准备点。

      循环三:由“政务中心”—“协调组织”—“职能部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其它服务”—“区域发展主体”—“园区管委会、其它服务机构”—“政务中心”。这个循环的本质是对“职能部门”所确定的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进行真实性和可操作性鉴别的一个过程,如果所确定的政务服务事项在“区域发展主体”的实践运行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则会通过“园区管委会、其它服务机构”把影响“区域发展主体”发展和运行的因素信息进行“分析偏差、预纠偏”后,一并反馈到“政务中心”,政务中心在进行论证后再把下一次更新后的执行信息传送到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在自身职权范围内作下一次政务服务流程、内容的优化和执行准备。因此,这一循环进程本身代表着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的进程的暂结点。因此,我们可以把其称之为价值暂结点。

      循环四:针对区域发展环境的多变性,政务服务中心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还应时时注意对区域发展最新信息的收集和为下一次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做好指导工作的准备。因此,这一循环是由“政务中心”—“信息反馈平台”—“政务中心”。

      ②四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存在于第一个循环与第二个循环之间,是区域发展环境与政务中心的协调组织相联系的中间过程,这个节点之前部分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来说,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区域发展环境相对散乱的各种信息,在这个节点之后是在政务服务中心指导下的政务服务环境的优化与改善。因此,这个节点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价值创造的第一个或称之为首次转化点。

      第二个节点:存在于第三个循环的前半部分,是一切政务服务工作与区域发展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的一个点,此节点之前是相关政策与区域发展环境相关信息的集中,此节点之后,是基于对区域发展环境的实际调查与研究,将相关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一个过程,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的准备点。

      第三个节点:存在于第三个循环的后半部分,是各种政务服务事项和内容经区域发展主体实践后发现的问题拟解决的一个点,此节点之前代表着一次服务流程所体现的现实效益,而此节点之后则代表着对上述所体现的效益的优化,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的优化点。

      第四个节点:存在于第四个循环之中,此点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反馈平台”,对于区域发展环境总体信息的掌握。保障政务服务中心能与时俱进,一切从区域发展环境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实际发展需要和区域各发展主体的需求来为下一次更好服务于区域发展作充分、有效的工作准备。
以上述四个节点显示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创造流程的各个枢纽。或可称之为四个连接点,在这四个连接点的共同作用下,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进程显得有条不紊。

      ③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信息收集阶段。此阶段立足于区域发展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实际,“信息收集平台”的“区域发展环境调研”为中心,是对区域发展相关信息的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第二个阶段:信息处理阶段。此阶段以“信息收集平台”对所收集到的区域发展相关信息的“筛选”为中心,并以最终传送和“存档”结束。此阶段保证了后续用于制定各项政务服务事项依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三个阶段:组织协调阶段。此阶段以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的“协调组织”为核心,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为辅。此阶段以协调组织收到信息收集平台传送到的区域发展信息开始,以各职能部门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且存档为结束。保证了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在政务服务领域内寻得了相应的诉求基础,为政务服务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奠定了实践性的基础。

      第四个阶段:运行阶段。此阶段是以在政务服务中心对区域发展环境全局正确把握的前提下,以自身的协调功能为基础,以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为出发点,制定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其它服务事项为中心,此阶段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执行阶段。

      第五个阶段:实践阶段。此阶段以区域发展主体为中心,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实现的阶段,在此阶段之前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这一阶段服务的,也是价值体现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第六个阶段:信息反馈与偏差处理阶段。政务服务环境是一个时时变化的环境,其间存在着相当多的可变因素与服务因影响因素,因此,在这个以信息反馈平台和各园区管委会和其它服务机构为中心的阶段,其工作的效率与真实性严重影响着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对于相关服务举措的调整,是政务服务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也是下一次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保证。

      (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的作用
政务服务中心是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进程中,应地方政府发展需要而建立运行的,其职能是代表本级政府部门去集中为群众提供画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其建设的原则是集中受理和集中办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在部分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实际运行阻力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务服务流程不明晰,工作人员在操作起来除来自于各职能部门的阻力外,还困难重重。其本质上是对政务服务流程的控制没有到位。很多的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多还处于建设的初级水平,并且其建立之初的“收发室”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因此,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流程动态控制的作用不容忽视。

      1、协调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的运行进度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进程,并非只是服务事项正常运行就可以功成名就,其中关系到价值创造时效性的是对于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运行进度的协调。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有些政务服务事项的运行不宜过早,而有些则不宜过迟,时效性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各发展主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对于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的运行进度是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是价值能否成功创造或能否产生因政务服务事项而带给区域发展主体的价值的必要条件。

      (1)协调区域发展环境调研的进度

      对于区域发展环境调研这一环节或这一工作是由政务服务中心下设的信息收集平台来完成,其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流程中的第一站,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并非在调研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数据都需要获取,而是取决于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的需要,或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职责的需要进行的。从政务服务工作安排的实际情况,信息收集平台根据自身运行的实际效率去对区域发展环境进行调研,并在工作进度之内对所获取的有用数据进行汇总,建立区域发展适时数据库。并对这一数据库按照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工作安排进行适时更新,以备满足政务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的需要。

      (2)协调区域发展数据库建立的进度

      我们在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流程动态控制中设想了一个对于区域发展信息收集的平台,相应也建立了数据库,根据适用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区域发展数据库并非越大越全越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会需要不同的数据信息,如果过大过全,会增加数据存储的负担,给信息收集平台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其运行其来会有一定的袍袱,影响运行速度和效率。如果数据库过小,会造成信息收集平台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数据传送不足,影响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中各种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确定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去协调区域发展数据库的建立进度及信息储存方式和速度。

      (3)协调区域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信息相融的速度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除受到本区域发展内部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区域以外的发展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左右政务服务工作的进展和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的确定。往往一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确定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力,而非内部环境单独决定或外部环境单独决定。但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什么时间引进外部发展因素或影响力,也是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和区域发展主体的需要来决定。这一决定力来自于对政务服务工作有全局把握能力的政务服务中心,而体现于政务服务流程在区域发展具体的实践中。

      (4)协调政务服务工作的进度

      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要通过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来为区域发展进程服务,去创造应有的价值,去促进区域发展主体的良性发展,政务服务工作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的安排上,要依赖于区域发展环境及外部发展环境,如果上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运行正常,那么,针对此次政务服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来说,其为正常,其对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如果上次政务服务事项运行不正常,即对于区域发展主体来说,某些或部分事项阻碍了区域发展主体的发展和实践,那么,政务服务中心就要通过其下设置的协调组织去重新梳理信息收集平台收集到的区域发展信息,如果区域发展信息准确有效,那么只需要重新调整政务服务流程的设计和各职能部门对于进驻中心的各窗口的授权以及各窗口的执行情况便可,如果信息收集平台所收集到的区域内外部发展环境信息失真,则要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收集与整理,如此,便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进度。信息收集的速度快,并能准确传达到政务服务中心,则各职能部门对于其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设定效率就越高,政务服务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实现效率就越高,如果信息收集的速度慢,或远远跟不上区域发展速度,则职能部门对于其职能的实现体现于区域发展主体的实践所得便会越慢,效益就会越低,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就会滞后甚至消失。

      2、优化政务服务事项运行成本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实现体现于区域发展主体的实践活动。对于政务服务中心来说,在政务服务工作中也存在着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其成本即为政务服务中心单就服务区域发展中所支付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其收益则为在此成本支付的前提下,区域发展主体所得的发展收益在国税和地税收入上的货币反映。为了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效率,降低政务服务事项运行成本,对于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即适时对政务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对于政务服务流程的动态控制。

      (1)降低政务服务工作成本

      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进程中会形成多种因自身工作需要而支付的费用,如在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中产生的时间成本、资源成本和人力成本。有时候为了联系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也会出现工作人员面对面协商的局面,则以此会产生货币或资金成本。依据现代政务服务工作原理或机制,如果对于政务服务流程能够进行适时、电子化、模式化控制,则可以因计算机远程工作和电话协商等方式,省去货币或资金成本,也可称之为交际费用。并因无需工作人员面对面协商,而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各职能部门以及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更多提供政务服务事项于区域发展主体,把节省下来的成本用于对区域发展环境数据的采集上,更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中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2)降低本级财政支付的机会成本

      区域发展主体在发展进程中对于政务服务需求的满足,其也是要支付一定的人力、物力等费用。这些费用根据各区域发展环境的实际情况,其中有一部分因本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许可,可能会由本级财政甚至上一级财政承担。比如说出口退税政策,还有部分地方实行的对于招商引资企业免收部分费用的地方性规定,但这部分费用实际上不影响职能部门的收益,而是来自于本级财政的后续转移支付。如果政务服务工作能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对于一些不必要的规费进行优化或调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本级财政或上级财政额外的支付负担,将这部分应支付而未支付的费用投入到区域公共事业的发展上,以降低其机会成本,则社会收益会更大,区域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增强,人民生活水准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3、监管政务服务工作运行质量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形成与创造的保障来自于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的效果。在此意义上来讲,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的优劣。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是通过几个阶段的有序运行而实现的。各阶段依次有序合法有效运行,有力地保障了政务服务工作的运行质量。

      (1)有效管理区域发展信息收集与处理

      在政务服务流程动态控制中,信息收集于有效处理,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及内容的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必要性设置的前提。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各职能部门对于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全依赖于其对区域发展环境的把握与信息的有效掌控上,对于区域发展内外部信息的有效收集与管理,是政务服务工作能否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体现出其应有价值的首要条件。而对于这个首要条件的应用与具备,其首先要有的是一个优化了的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因此,政务服务流程的动态控制有利于对区域发展信息的有效收集与处理,间接影响着职能部门对于政务服务事项的职责内的调整,进而影响其服务对象对于该种服务的获取。

      (2)充分监督政务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有效运行

      一个系统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来自于其系统外的监督机制。政务服务工作的良好运行,更离不开政务服务中心对于此阶段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处理。具备了良好的动态控制的政务服务流程,各职能部门充分授权于各进驻于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便会有了更高的服务效率,即使因各种不可预测因素而出现服务效率暂时低下的情况发生,也会因政务服务流程的动态控制机制而减少对区域发展主体发展时效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优化后的政务服务流程还可以督促职能职部门对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的有效、及时调整,以确保政务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更能充分起到区域政务服务资源的优化作用。

      (3)有效分析和纠正政务服务工作偏差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区域发展的价值创造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服务效益的信息反馈渠道。优化了的动态的政务服务流程控制机制,更能为此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任何一项政务服务事项的运行,其必会因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显现出不足之处,或运行目标的偏差。在优化后的政务服务流程控制进程中,多增加一个信息反馈平台,并与区域发展主体相联系,与各园区管委会和其它服务区域发展的机构并轨运行,在其共同作用下,对出现偏差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纠措施,在源头上促使了政务服务工作确立的实际性,在后续运行环节上,保障了政务服务工作进程的有效循环,在服务结果信息反馈上,保障了信息获取渠道的畅通,为下一次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发.论价值冲突.[J].理论探索.1995(4)
[3]江畅.论价值冲突.[J].人文杂志.1994(2)
[4]杨发.论价值冲突.[J].理论探索.1995(4)
[5]陈宇.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J].理论参考.2006(5)
[6]杨丽娟.当前中国社会价值冲突浅析.[J].山西科技.2006(6)
[7]陈士兵.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主导价值观的确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8]薛慧娟.新时期价值观的冲突与重构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1)
[9]姜锡润,王曼,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0]陈宇.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11]王伟民.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特点与解决的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12]何少林,高峻,王英杰.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冲突及其消解.[J].理论学习与研究2000(2)
[13]焦国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价值冲突的意蕴与根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9)

(广安是武胜县政务服务中心  惠云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