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拔寨 遂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08.03.2017  12:31

  新华网成都3月7日电(刘晴、蔡志凌) 早春时节,雨水充足,田间地头备耕忙。

  三面环山的遂宁市安居区会龙乡524红苕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大棚中忙着除草。62岁的谭友贤是粉房村的村民,天生残疾耳聋,家里还有一个瘫痪病人,生活困难。4年前,他将自家耕地租给了524红苕农村合作社,自己作为合作社社员负责为基地除草、挖沟等,工资加上土地收益,每年能拿到1.6万元左右。“每个月收入1300多元,既照顾了家里的瘫痪病人,又改善了生活。”谭友贤笑容满面地说道。

  在遂宁,类似谭友贤这样的脱贫故事,不胜枚举。安居区拦江镇63岁的贫困户唐兴益,因为加入了镇上的“扶贫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模式而脱贫,而船山区残疾小伙唐志宇因为政府提供的电商脱贫模式而建起了自己的农村电商,开业当天营业值便达1万元。

  这些脱贫致富的故事,只是遂宁“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8年之前,遂宁还有15.6375万人、323个贫困村需要脱贫“摘帽”,任务艰巨。

  2016年,遂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紧迫的任务,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积极探索“插花式”扶贫路子,加大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坚持小片区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与精准扶持到户“双轮驱动”,集中精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抓好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易地搬迁等十大扶贫工程,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想方设法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以现代农业大环线牵引贫困地区发展,2016年遂宁编制了现代农业园区一体化大环线综合规划,串联各县(区)5个现代农业园区323个村连点成片,统筹推进沿线产业、新村和配套设施建设,辐射带动沿线及周边乡(镇)和农村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全覆盖”,将9.38万建档立卡兜底对象分类纳入兜底精准实脱贫;

  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就业促进脱贫行动;

  壮大集体经济,用好用活产业扶持周转金,增加贫困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少于3万元标准;

  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统揽新农村建设,确保搬迁对象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全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930人;

  形成合力,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其中,蓬溪县明月镇中和咀村郭家辉回乡后,成立了郭家湾专业合作社,引领贫困户、村两委创业发展,让贫困群众实现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村集体实现分红30000元。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党支部书记蒋乙嘉,拿出早年在外经商所得的1600万元,带领村民修路做产业,脱贫致富,并因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

  在过去的一年里,遂宁脱贫攻坚走出一条卓有成效之路,66个贫困村摘帽、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3.45万元,33472名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716元,贫困发生率由3.7%下降至2.6%,实现了首战首胜。

责任编辑:涂丽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