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攻坚摘穷帽 精准施策拔穷根

05.07.2016  12:07

 

——专访雷波县委书记王荣华

5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举办贫困县党政正职业务培训班。培训班学习期间,培训班就“如何牢记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主要课题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四个区(市、县)就脱贫攻坚工作做了发言。雷波县委书记王荣华以 “全员攻坚摘穷帽精准施策拔穷根”对雷波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近日,本报记者就雷波县如何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对王荣华进行了专访。

本报记者:雷波县的脱贫目标是什么?

王荣华:雷波县位于凉山州东部,幅员面积2932平方公里,人口26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4.4%,享有“孟获故里”“中国彝族民歌之乡”“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的美誉。全县现有贫困村171个,建卡立档贫困户8707户31515人,贫困发生率达12.86%,是中纪委定点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雷波县把171个村31515人脱贫任务分解成三年完成。2016年,实现精准脱贫10500人,实现57个贫困村“摘帽”;2017年,实现精准脱贫10500人;2018年实现全县所有村脱贫、县“脱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本报记者:雷波县在精准扶贫中有哪些优势?

王荣华:雷波县历史悠久、资源富集、物产丰富、区位独特、机遇叠加、潜力巨大。拥有丰富的矿产、天然的风能水电、良好的生态气候、多种农副土特产、优质的旅游、宽广的港口岸线等六大资源。具有“产业、区位、干部人才、招商”等四大优势。有中纪委扶贫办、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司、省纪委、三峡集团公司定点帮扶,以及其他中央、省市政策扶持等优势。

本报记者: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雷波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精准扶贫户能够如期脱贫?

王荣华:针对雷波县当前情况,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扶贫工作。一、动真情、扶真贫,合力攻坚真扶贫。开展党性教育,强化宗旨意识;组织千名干部大调研,识真贫、知真情、出实招;抓宣传发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目前,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上下同心、合力攻坚扶贫的氛围已经形成。二、严管理、强考核,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创新考核体系,搭建干事平台;鲜明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严格管理约束,让无为者无位。三、打基础、强保障,千方百计破瓶颈。加大投入,着力提升通行能力;持续攻坚,确保脱贫奔康路通畅通达;强化配合,绘就立体交通蓝图。四、产业兴、百姓富,突出特色强支柱。一产围绕“1+11”产业规划,打造“四带经济”;二产围绕采矿、磷化工和清洁能源做大规模,提高反哺能力;三产围绕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培育县域经济新优势。五、解难题、惠民生,同步推进“四个好”。全力抓好彝家新寨建设;抓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抓医疗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本报记者:雷波县在扶贫攻坚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荣华:2015年,雷波县完成7878名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其中:彝家新寨2355人、易地移民搬迁451人、地灾避让搬迁119人,农牧民生活补助4953人。减贫群众纯收入从建卡时的2089元增加到了3652元,增收1563元,增长74.8%。目前,通过“六有”数据平台核实,“五个一批”的受益人数为: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23075人、移民搬迁安置21375人、低保政策兜底11997人、医疗救助3679人,按照州上“七个一批”要求,治毒治病救助一批为13人、移风易俗巩固全覆盖。

2016年雷波县将完成10500人脱贫、57个村 “摘帽”的任务,主要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606人,建成彝家新寨24个,输出劳务7.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亿元,完成“一村一幼”210个、乡镇幼儿园39所、改扩建或新建寄宿制学校16所,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本报记者:目前,雷波县脱贫攻坚工作还面临哪些困难?今后还会采取哪些措施?

王荣华:山高坡陡、大江大湖阻隔、地质条件脆弱,山地面积占84%以上,可以说“地无三尺平”是雷波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仍面临交通瓶颈制约严重、自然灾害易发多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突出等难题。要想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任重道远。对此,我们要在五个方面再下功夫,一是在驻村帮扶上再下功夫;二是在智力扶贫上再下功夫;三是在做大产业上再下功夫;四是在基础建设上再下功夫;五是在树文明新风上再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