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转型升级 成都都江堰将建旅游改革试验区

01.03.2014  10:05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各地已经开始积极谋划。其中,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大力构建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实现更具活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发展取向,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坚持以“五大兴市战略”为工作抓手,朝着“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奋力前进。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各地已经开始积极谋划。其中,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大力构建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实现更具活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成都商报记者从都江堰了解到,该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中,结合自身实际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改革发展已经有了新的谋划。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建设旅游改革试验区。

新思路:“三步走”建国际旅游城市

经历了5年灾后重建,当前的都江堰正进入后重建时期。

在都江堰市委书记张余松看来,这正是都江堰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的重要关口。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既是都江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都江堰自身进步进取的必然选择。

从区域定位来看,都江堰不能简单地将自身定位为三圈层,而应该是围绕在成都中心城区周围的重要卫星城;从产业定位而言,都江堰应当成为成都市旅游产业聚集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张余松说,都江堰已经确立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为主题,围绕“一城两区”发展构架,分“三步走”最终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的发展思路。

具体来说,要坚持“旅游产业化”“城市旅游化”“全域景区化”,按照成都中心城区的水准实施旅游建设和开发,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的旅游集散功能,在建成川西旅游集散地基础上,进而成为四川旅游中心,最终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

张余松说,这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以“城市旅游化”为例,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商贸服务等都不单为本地的居民服务,更应当满足游客的需求。这样一来,商店里应该卖哪些商品;ATM柜员机如何布局;引进哪些酒店品牌,都需要深入谋划。

新改革:将建“旅游改革试验区

张余松说,目前已经谋划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举措,并正在部署和实施当中。

一城两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改革试验区,就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要实现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创新改革,完备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供给体系,为承接中心城区的旅游集散功能奠定坚实基础。按照目前的构思,都江堰将规划建设一个旅游产业集中发展的“改革试验区”。在这个片区内,将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对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等要素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吸引旅游上下游产业企业的高度聚集,延长产业链条,为都江堰形成强大的集散功能提供支撑。在试验区的运作上,还将打破固有“条框”,组建一支旅游开发、管理、营销人才和相关乡镇共同参与的团队,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项目化运作。

另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都江堰也将进行机制创新。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客观存在“碎片化”开发的问题,旅游产业仍处于以景区门票收入为主的发展阶段。目前,都江堰正在思考建立一套相对完备的体制机制,通过激活市场主体作用,引入社会资金,对大熊猫、道文化、水文化等品牌资源进行具象化、项目化运作,进行系统开发。以大熊猫为例,可以面向更广范围招揽高端人才,从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游戏动漫、互动游戏等多角度进行项目开发。(记者 李娅)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