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视点】清水河畔正掀起“课堂革命”

25.04.2018  17:22

   编者按: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班研究型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已立项“新生研讨课”74门、探究式小班教学课158门。截止到2017年底,学校各类研究型课程已开课1263门次,累积覆盖学生达42573人次。成电师生共同掀起了一场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课堂革命”,齐心协力书写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奋进之笔”。窥一斑而知全豹,新闻中心记者特深入《信号与系统》课程组,通过解剖这个践行“小班研究型教学”的“麻雀”,看看成电的课堂发生了哪些变化?老师和同学们又有哪些反响?

 科研高手亦是教学能手   精彩课堂受学生热捧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世界?”“世界是我们看见的那样吗?”“人类的眼睛和相机的眼睛有什么不同?”“能否用另类的眼睛看世界?”“成像技术创新是怎么样帮助人类认识世界的呢?”“如何才能看清放在月球上的《信号与系统》教材呢?”……

  4月23日下午5-6节课,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担的“电子信息工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的15个小班教学班级、450位学生汇聚成电会堂,被这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科学问题激发得心痒难耐、好奇心满满。

  这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组特意安排的一场“科普”讲座,也是15个小班教学的任课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团聚”。虽然在名义上和形式上依然是“大课”,但讲课的方式方法却是“小班”式的,与传统大课有了天壤之别。

  在讲台上发问的人,正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讲教授之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建宇。他本来是一位长期从事雷达成像技术研究的“大牛”,但在学生心目中,他更是一位诙谐幽默的良师益友。

  讲座中,他以自己拍摄的“校园之春”精彩视频引入,依次介绍了微光成像技术、红外主动和被动成像技术、紫外成像技术、X光成像技术和微波成像技术给人类“”世界带来的深刻改变,以及这些技术与《信号与系统》课程核心内容之间的紧密关系。

杨建宇教授讲解人类“”世界的方式

  精彩的讲解让很多学生想赶紧回去翻一下《信号与系统》教材。当年杨建宇还在担任原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的时候,就被《信号与系统》课程组组长吕幼新教授拉过来上这门课。没想到,现在他能把晦涩深奥的《信号与系统》讲成一种艺术、一种享受,受到学生的追捧。

  “杨老师的精彩讲座打开了成像技术的窗户,让我产生了想要深入探索的好奇心和兴趣。最重要的是,他启发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眼前的世界’,我们的征途应该是未知的星辰大海。”通信学院2016级本科生孙浩然同学听完讲座后兴奋地说。

学术大牛冲到教学一线   小班教学”已成新风尚  

  杨建宇教授的精彩课堂是我校“课堂革命”的一个缩影。为了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培育更多精英人才,学校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与课程建设。如今,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

  班级变小变精,课堂丰富多彩,教授抢着上课,学生收获满满。回顾近年来《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巨大变化,课程组组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吕幼新教授感到十分欣慰。20多年来,他一直秉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唤醒每位学生最高天赋”“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在“课堂革命”的春风吹拂下,这种教育理念终于变成了现实。

吕幼新教授讲授《信号与系统》小班课

  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小班教学”如同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 仅《信号与系统》课程就有15个小班,任课教师多达30位,其中不乏 IEEE Fellow、 长江、杰青、千人等大牌教授。曾兵、朱策、陈彦、何子述、何茜等学术大牛纷纷冲到了人才培养的第一线。

  目前,像《信号与系统》这样的小班化课程在我校已经越来越多。课堂内外已经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逐渐覆盖所有课堂。 这场“革命”的标志,不仅仅是班级的规模变“”了,而是整个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理念正在清水河畔深深地扎根开花。

回归教育本质   重在“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生独立、理性地思考,让学生享受认知的快乐,进而激发求知的渴望,这是课程组所有教师的心愿。“在课程组的老师们当中,除了我是土生土长的,绝大多数都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吕幼新说,老师们在教学理念上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都认为教学要“授人以渔”,回归教育的本质。

  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老师。老师们首先要进行“研究型地教”,学生才可能进行“研究性地学”。作为课程组的组长,吕幼新很注重并 倡导教师把各自在科研方面的“看家本领”结合到《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当中,“把授课内容当中包含的科学思想、来龙去脉真正地讲出味道。

学生正在进行分组讨论

  老师们对这一倡议反响热烈。虽然该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MIT原版英文教材,但在具体教学中,每个老师都可以“各显神通”,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形成“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现在,《信号与系统》已经成了“香饽饽”,老师们需要抢着上。而且,上过一次之后,再回去上大课反而不习惯了。

  30位老师上15个小班的课程,这是从未有过的盛况。老师们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程组组长就可以“垂拱而治”了。吕幼新谦虚地说:“我只是个打酱油的,我的任务就是把他们张罗起来。”不过,老师们心里自有公论:吕老师“酱油打得好”,让大家都教得有滋味。

  充沛的师资,为小班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30人的小班课堂上,师生可以充分沟通、交流,形成了交互式课堂。课程组还安排3-5名教师共同承担一个小班的教学任务,老师们各司其职:主讲教授负责课程主干核心知识点,助理教授承担知识的应用、拓展以及课程设计等教学工作;助教负责学生的作业批改和辅导。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老师通过讨论课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能力,并了解学生自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阐述和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查阅文献、使用仿真软件以及论述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课程设计会提供涵盖各个知识点的诸多题目供学生们自由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寻找到学习兴趣所在,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全班同学自由分组,以小组的形式选取讨论课的题目和课程设计题目进行探索。

强化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  将“课堂革命”进行到底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我校开展小班教学最早的课程之一,起着“投石问路”的重要作用。它的成功,为其他课程的小班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研究型地教+研究性地学+挑战性地学+创新性地做”正在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吕幼新说,《信号与系统》课程组的30位老师是在用实际行动探索“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回顾该课程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吕幼新感慨地说,小班教学的推广,得益于学院老师们的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和教务处负责人都对《信号与系统》小班课的内容与风格设计表示关心。 尤其是自从学校提出“精英人才”培养定位之后,学校的整个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而为老师们践行“小班教学”的理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际上,教育界长期以来对大学的本质、学术的真谛、教育的灵魂等问题有过非常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但在实践探索方面却一直面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处境。原因就在于,如果没有体系性的变革,仅从单个方面改革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但这一次的人才培养改革,是脱胎换骨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新的时代赋予中国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学校大力推动“小班教学”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对时代巨变的热烈呼应。

  怎么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呢?曾勇副校长表示,全体教职员工要对人才培养工作怀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要通过基础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举措,为适应国家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要求培养大批创新引领性人才。要以大的视野和格局开展好即将进行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为出发点,要通过架构和机制的不断优化,让老师积极投入到人才培养中来,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良好的个性化成长空间。

  曾勇认为,“”与“”是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要在各个层面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 课堂革命”要求我们继续深入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完善研究型教学体系,重点抓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 要通过专业教育媒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以及批判质疑精神,真正让学生富有激情地、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2018年3月学校部署本科教学工作

  在2018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教务处处长黄廷祝教授表示,学校已对标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对标国际顶尖大学的先进经验,切实分析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坚持“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与领导力、创新能力和全球素养,塑造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望未来,黄廷祝说,全校将合力深入推进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价值塑造、启迪思想、探究知识、激发潜能、个性发展”五位一体,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理念,聚焦“软实力”以打造成电特色通识教育与领导力培养体系,聚焦“硬实力”以打造一流研究型教学体系和创新引领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泛信息化时代,具有家国情怀、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全球素养的精英人才”,培育“面向未来,引领学术前沿、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术大师、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等未来创新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