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通过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彭清华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强调   
 
   通过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动力活力   
 
   尹力邓小刚出席    
 
 
       7月9日上午,         省委书记、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         他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改革思想和改革任务,         切实抓好改革部署落实,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动力活力。         
 
       省委副书记、         省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尹力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副书记、         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小刚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         听取了省委改革办5月份改革督察情况汇报;         听取了省自贸办、         成都市委、         泸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关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审议了《四川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四川省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四川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关于推进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等9个专项改革方案,         要求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         及时按程序报审后印发实施。         
 
       会议指出,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         要结合四川特点,         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         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         积极争创内陆自由贸易港,         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和长江航道等级提升,         不断增强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         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努力打造开放层次更高、         营商环境更优、         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会议指出,         推进自主创新,         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要发展完善科技奖励提名制度、         公示制度、         信誉制度,         建立激励自主创新、         突出价值导向、         公开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         加快构建符合四川省情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奖励体系,         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创造性。         
 
       会议指出,         要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的关系,         创新有利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降低资源环境利用强度、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体制机制,         探索“绿色+”特色产业、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产业扶贫等发展模式,         加快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         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         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         “厕所革命”,         因地制宜保护、         保留乡村风貌,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会议指出,         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明确赔偿范围、         责任主体、         索赔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         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与技术体系、         资金保障及运行机制,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         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         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         准确、         客观、         真实,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美丽四川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指出,         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         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         要通过深化改革,         拓展文联基本职能,         突出政治性、         先进性、         群众性,         不断扩宽联系范围、         提升服务管理能力,         增强对行业建设的主导作用,         把文联组织建设成为覆盖面大、         凝聚力强、         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         
 
       会议指出,         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         要坚持问题导向、         需求导向,         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         坚持政府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         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全科医学人才支撑。         
 
       会议指出,         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         要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把政府领导、         管理、         保障、         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关情况作为评价重点,         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会议指出,         要加强司法鉴定与办案工作衔接,         不断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         着力培育一批高资质高标准高水平的司法鉴定机构,         把司法鉴定打造成为四川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品牌。         
 
       会议强调,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         四川正处在转型发展、         创新发展、         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改革步入“深水区”,         要挑的改革担子越来越重,         迫切需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         进一步解放思想,         立足实际、         大胆探索,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提前谋划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改革精神,         不折不扣把中央各项改革部署落到实处。         要突出重点攻坚破难,         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国资国企、         财税金融、         行政管理体制、         电力体制、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改革,         敢于突破、         主动作为,         推动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要压紧压实责任,         更好发挥深改领导小组、         改革专项小组、         改革牵头部门、         改革参与部门、         改革办和省人大、         省政协作用,         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         
 
       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         各专项小组组长、         副组长,         有关专项改革方案牵头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记者 张守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