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热情不降 干劲不减 齐心协力开启改革新局面——五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

01.09.2014  15:13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思考和动员,大家对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都有了新的认识,也激发起了全校师生员工改革热情。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面对新的学期,面对真枪真刀的改革,我们热情减没减,我们干劲足不足,是对我们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的一个检验和考验。
  收假了,也更要收心了,是该我们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和改革的时候了。学校改革的决心不会有丝毫动摇,我们对改革的热情和干劲更不能有一分的减少。
  我们要保持改革的热情和劲头,防止“改革疑虑症”。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列出200多项改革事项,可能有人心里在嘀咕着:这么多的改革任务能完成吗?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改革目标,可能有人在心里掂量着:这么高的改革目标能实现吗?做出了许多具体的改革措施,可能有人在心里反问着:这些改革举措能逗硬执行吗?等等类似的一些问题,容易使我们一些同志患上“改革疑虑症”!一旦染上这个病症,我们改革的决心就会动摇,信心就会丧失,改革就会停止不前。也许我们的改革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发展的等待,更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让我们把“改革疑虑”这个幽灵抛到太平洋去吧!
  我们要保持改革的热情和劲头,克服“改革疲劳症”。如果在改革难题面前,打不开思路,拿不出新招,久久不能破解,就容易出现改革倦怠情绪;如果一些改革长期止步不前,年年列为重点,年年没有实质性突破,就会出现对改革期望上的疲劳症;如果一些改革举措,不能真正站在师生的立场上,让师生在改革中发展、成长,那我们的改革就是失去群众基础,丧失推进改革的原动力,改革自然不能持久;如果一些改革,既没有量化指标,也没有时间表,永远只是“深化”、“完善”、“加强”等一些操作性不强的东西,看不到具体举措,长此以往,自然会对改革厌倦和失望。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需要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这个动力来自哪里?来自于我们改革的热情,改革的智慧,改革的勇气;来自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学校精神;来自于广大师生无限的创造力!我们要时刻提防改革倦怠情绪,让我们的改革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保持改革的热情和劲头,根本在于行动起来,真抓实干。新学期,新气象。我们应把改革决定拿来仔细研读一番,看看我们对改革的精神理解透彻没有;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安排本学期工作时,看看是否把迫切需要的重要改革列入议事日程;我们的师生员工在制定个人学习工作计划时,看看是否以改革的精神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从干部到职工,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到服务,哪怕学校门卫、后勤厨师、保洁工人都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新的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各项工作。
  我们相信,只要把改革任务一项一项地认真抓起来,改革成效就会一天一天地显现出来;只要把改革承诺一件一件地逗硬落实起来,一切疑虑都会烟消云散;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一点一滴地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就会汇集成势不可挡的巨大改革力量。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改革的成效已在显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热情不降,干劲不减,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掀起改革新高潮,就一定能开启改革新局面,我们宏伟的改革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