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与经验漫谈”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28.11.2018  09:41

11月22日,由法学院党委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之“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与经验漫谈”学术沙龙在学院412会议室召开。沙龙主题在于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所走过的历程并深刻总结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及取得的诸多成就,为新时代法律人展望美好的前景。

文晓静博士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宪法这一国家根本法的修订历程,尤其是重点介绍了2018年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她认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在长达四十年的过程中历经数次的修正本身就是一部改革开放史,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将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成果吸收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之中。廖天虎副教授则由上述宏观法治变迁引申入中国刑事法治建设领域,从刑法的孕育和诞生、刑法的发展和完善、刑法的惩治与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刑事法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整是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曹华副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刑法条文是如何摒弃重刑主义思想、既惩治犯罪又保障人民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重大贡献的。张寒博士则从法制史的角度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治建设所历经的法制建设新时期、依法治国新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及相应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形成过程。

廖斌教授、程皓副教授以及现场来自于民商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以及知识产权教研室的各位教师党员针对上述发言踊跃发表了自身看法。大家纷纷表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受益于此中国人民正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但未来也任重而道远。最后,刘永强说,虽然我国法治建设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但对比西方历经数百年才形成完备的法制体系这一历史背景,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是十分辉煌的、前途和道路都是十分光明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必将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至此,此次学术沙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刘芳池 编辑)(法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