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是激发市场活力有效途径

11.04.2014  23:19

关闭

人民网成都4月11日电(朱虹)自3月起成都正式实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至今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企业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便利性,表现出对社会投资创业的热情。经济学家认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早上5点排号 第二天拿证

据成都市工商局统计,新政实施一个月,企业新登记数量持续放大,社会投资创业热情高涨,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的改革效果明显。

身边一些朋友早上5点就去排队拿号,怕来晚了人太多。”成都合同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姐告诉记者。

据李小姐介绍,自己第一个公司注册时被繁琐的登记流程、高昂的成本两大问题吓地没了信心,登记过程需要十天半个月。而如今,2月28日提交了申报材料,3月1日就登记成功了。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后,新登记公司不再受注册资本最低3万元的限制,有效减轻了企业在启动运行时的资金压力。

有点羡慕现在的好政策,过去自己注册公司是几经周折。但也能享受到此次改革登记制度的红利,就是增加注册资本不需要马上缴费到位。”文化公司的王先生开心地说,他还告诉记者身边许多年轻人,如今投资创业热情高涨,是赶上了“门槛低、政策宽、扶持力度大”的好时光。

工商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活民营经济

据悉,3月1日-31日,成都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602户,新增注册资本合计199.1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02%和12.91%。成都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成效显著,是因为便利性足够细化。

尤其体现在,减少了登记事项,让公司不再登记实收资本。此外,除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节约了设立公司成本。同时,改革了年检验照方式,取消了逾期未年检的行政处罚。

对于企业而言,公司股东的自治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无论出资额大小,都可成立公司。

在采访中,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发展速度上,民营经济依然保持良好态势。新登记户和新增注册资本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62%和12.7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8914户,同比增长2.77%。

带给成都市民营经济的影响,除了新增企业,还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增资明显。由于投资人可灵活决定缴付期限,3月份成都市各类企业共通过变更登记新增注册资本119.6亿元。

专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

过去,工商部门对企业的运行监管少,但事前的审批过程又很多。” 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看来,工商改革之所以首当其冲是要明白,改革是为了让监管部门管的有必要、管的有效率。对于企业而言,重在运行监管。

盛毅认为,改革举措能够激发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从优化营商环境来看,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途径。

对此,相关负责人认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将对传统的行政监管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影响,过去以行政监管为主要方式的传统监管模式,将转变为以行政监管、信用监管和社会监管方式并重的立体监管模式。尤其是先照后证改革,将倒逼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审批流程、监管流程,促进监管力量的重组和监管模式的重构。

据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工商局正在拟定《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都市作为四川省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将在全省率先启动此项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