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鲜明的改革导向——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千头万绪,做好“农”文章一定要有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适应,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要尊重基层创造,营造改革良好氛围。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农业、振兴农村、带富农民就要树立鲜明的改革导向,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贯穿始终,确保农民增收的目标一以贯之、农村改革的市场导向始终不变。
导向就是风向,只有顺“风”而为,方能事半功倍。树立鲜明的改革导向,就要把改革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我省是农业大省,最大的政策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长远的政策就是国家“三农”支持政策,最现实的政策就是我省系列惠农助农政策。比如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城乡统筹等。只有把政策用到位,把助农惠农政策用足,形成同向合力,才能产生最大效果。这就要求在政策细化、政策衔接、政策落实以及政策创新等环节上多下功夫。
政策细化,就是要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条件、状况和需要,把政策的对象、主体、方法、目标、要求、时间节点等要素进行合理细分,使之更加明确、具体,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政策衔接,就是要保证在对口的上下级、平级之间顺畅、及时、有效传递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政策的衔接很关键,很多好的政策,也往往因为上下级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短路”而最终偃旗息鼓;政策落实,就是要通过扎实的工作,彻底实现或体现政策意图;政策创新,就是要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出发,对政策进行创造性的贯彻落实,落实政策不能依葫芦画瓢,要因时因地因需而变,同样的政策环境,有的地方发展快,有的地方发展慢,“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其主要原因就是对政策的理解领悟能力不一样。理解得深刻、领悟得透彻、把握得准确,方能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导向也是市场的方向。树立鲜明的改革导向,就要紧紧围绕市场,把握市场规律,把市场用好用活。四川是国家粮食主产省之一,但常年要从省外调入大量优质稻谷和加工转化用粮;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和西部水产大省,但牛羊肉自给率只有85%,兔肉消费占全国六成但1/3 需依靠外调,淡水水产品自给率不到70%。这样的数字让人吃惊,也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四川农业需要加快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依靠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扩大有效供给。市场不会犯错,关键是我们能否跟得上市场风云变幻的步伐。针对上述结构性矛盾,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加快发展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川果等“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相信长此以往,四川农业生产会发生质的变化。
今天,四川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成本上升、价格下行、资源约束趋紧,新老问题交织。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结构怎么调,种什么、种多少,都要念好市场经,看市场的脸色。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种什么凭经验的例子还有不少,种多少靠主观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今年柑橘丰收,来年是不是还会丰收?增产能不能增收?需要及时调整结构还是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一切都要基于对市场的准确分析与判断。否则,往往一时风光,遇到市场波动,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从而使产业受损、农民受伤。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同时也应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调到位、一劳永逸。农业是典型的慢热型产业,培育一个成熟产业,需要三五年、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四川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只有一个个的产业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乡村变美了,农业强省之梦才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