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三年“回头看”——学校召开改革进展与成效梳理汇报会

06.03.2017  22:02

12月23日,学校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进展与成效梳理汇报会,九位校领导作了汇报,校党委书记孙一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孙一平说,2014年7月6日,第一次党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是在总结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经验,遵照当时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依据当时的形势和学校的现状作出的重大决策。到目前,改革推进情况怎么样,成效如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与改革目标的达成度如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深入人心,都需要认真梳理和评估。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过去三年来,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又有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领域和其他各个领域一样,都在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我们学校的改革和国家的要求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否合拍,是否符合师生员工的期盼,必须有一个认真的回顾和冷静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才能认真谋划好下一步的改革。

2014年作出的改革决定提出了204项改革举措,学校对这204项改革进行了责任划分,每位校领导负责若干项内容。在为期一整天的会议里,校领导孙一平、赵金洲、张文卫、赵正文、周茂、王玲、张烈辉、郭建春、何沙从改革进展、目标达成、下一步工作三个方面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了一一梳理。校长助理,全校机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及各学院的所有正职和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代表,36名教师代表,26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汇报。全体校领导在这样的会议上作汇报,在我校历史上尚属首次。

会议情景

三年来,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改革决定,奋力推进各项改革,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学生工作、对外合作与交流、南充校区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通过有计划地、持续地、坚定地“高引进、灵活引进、超常规引进”,学校的人才工作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引才门槛不断提升,从石油主干学科到经管和电子信息等热门专业都可以从北大、清华等顶尖大学引进优秀博士,学校立于省属高校人才引进的最高峰,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填补省属高校空白,国家级、省级“千人计划”人才总数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师资培训投资,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计划”项目2015年24人列全省第一,2016年32人列西部第一,因此学校成为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年度总结交流大会唯一地方高校指定发言单位。高起点、超常规打造清一色光伏研究方向“千人计划”人才团队,有力推进了学校“双能”驱动发展战略。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 。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新增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专项评估,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新能源(光伏科技)等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学科增长点正在形成,“双一流”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以学院为主体、学校宏观管理、管理重心下移”的校院两级研究生管理模式运行顺利推进。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吸引优质生源的激励机制和办法相继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扎实推进,申报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获得成功。导师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导师岗位动态管理机制,打破了博士生导师终身制。加强了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质量评价监督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以稳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贡献度大幅提高,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中的获奖总数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本科教学方面 。优化了专业结构,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完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并已实施,“第二课堂”计划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与培养类型相应的“四育”培养计划,初步实现了减少课程门数、减少必修学分,提高课堂效率。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明确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了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实施专业分类建设,明确各层次专业建设的近期、远期发展目标,本科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已基本建成。成立了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委员会和教研室,构建了哲学与人生等七类文化素质类课程组。已完成课程中心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在课程中心平台上新建50余门网络课程并投入使用,新增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资源开放共享课程。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推行实验项目学分制管理,实验条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障了实验项目按计划开出。以学分券为核心的学分制学籍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完全实现了按注册和学分收取学费,使真正的弹性学制、学分累积、学分互认成为可能。建立了学生学业预警机制,明确了降级、跳级标准和进入毕业年级、修读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并严格执行。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相融合,推进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大部分实验室做到了全天候对本科生开放,极大地调动了本科生了解、参与科研的兴趣和热情。2014年以来,学生在科技、文化、体育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360余项;教师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微课教学设计竞赛、“精彩一课”和工程应用技术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特等、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省级特等、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

科研与成果转化方面 。落实科研项目法人责任制和项目长负责制,实施校院两级分类管理和科研信息化管理改革,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强化科研经费管理与改革,新建了一批研究院(所、中心),包括国家级科研基地(平台)1个、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中心5个等。正式加入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川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联盟和中德清洁能源创新平台。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西南石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发布与报告制度。2014-2016三年产出SCI论文1559篇,是2006-2013前8年的3.2倍,同时发表在SCI一区、二区的高水平论文也大幅度增长。仅2016年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其他等级科技奖励17项,授权专利580项,其中发明专利233项;获得4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10项,合同金额161万元,达到历年之最;签订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项目318项,金额近1.3亿元。

学生工作方面 。实施了研究生“三助”工作改革,构建了以“易班”为主体,以校院两级新媒体平台为支撑的“一体双翼”网络思政工作格局,构建了“校、院、班、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了一套包括学业适应、生涯发展、创新创业、心理护航在内的全程化和全方位的学生发展帮扶体系。获批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2015年以来,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20余项,帮助学生注册企业71家,帮助学生获取创业补贴61万。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成果显著。

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 。加强了与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民营石油石化企业的深度合作与联系,提升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同石油企业合作的水平与质量。进一步密切了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国际合作与交流步伐加快,与30多个国家的75所高校或机构保持联系和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多个本科生、研究生培养项目,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或备忘录20多项,逐步实现了多类型联合培养学生的校际交流项目。

南充校区建设方面 。明确了成都、南充两校区协同发展战略,南充校区恢复了本科办学,制定了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具体目标、任务及进程,以省综改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分区转型发展改革试点》为抓手,推进“一校两区两制两型”实践,探索实践“产教研”融合、“政校企”一体化合作管理模式并初见成效。与南充市签订了新一轮市校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到财政投入约5000万元和大量政策支持,南充校区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制定实施了有关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学风、干部选拔任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与考核、责任追究、党政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等一系列的制度,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得到提升,工作成效充分显现。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荣获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地方工科院校如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一文,在四川省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等会上校领导代表学校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我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入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校长赵金洲在汇报时说,2014年,学校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百年名校的目标,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十大提升计划、204项改革举措。三年来,全校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改革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改革的短板还有很多,盲点还有很多。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内容。会后学校还要对下一步的改革进行专门研究部署。

党委书记孙一平对会议作了总结,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三年来,第一次全面认真地审视这三年来的工作,每位校领导都进行了认真准备,都和自己分管的部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对过去安排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梳理,表明了学校党委和行政推进改革的决心。三年前提出的改革措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三年后,中央对高等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把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把“国际合作与交流”列为高等教育的第五大功能。我们当时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的高度。今后如何落实中央的新要求,如何使改革进一步完善,要全面回头看。每位校领导、每个部门,要结合中央和省委的最新部署、高等教育改革最新的趋势、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思考谋划下一步改革。做好当前的工作是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基础,在新的改革推出之前,已经实施的改革要继续推进,为下一步的改革做好充分准备。(向发全)

来源:宣传部 审 核: 编 辑:向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