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改变北京公交遇冷局面需提高公交准点率

17.07.2014  15:46
北京公共交通与国内外城市的票价对比

  今天上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数据,2013年市民乘轨道交通通勤月均支出为8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2.6%,地面公交月均支出40.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2%。

  北京为国内现行票价最低的城市。而根据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合理范围应在5%至10%。这样计算,北京市民每月交通支出可能翻倍。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先建议,公共交通应体现成本因素,但对于长距离乘坐公交的常客,应当给予优惠。

  同时建议,地面公交票价可“同城同价”,轨道交通票价可多乘坐多付费并递远递减。

   现状 市民地铁出行月均支出87元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是为城市交通“问诊号脉”的“大夫”。今天上午,该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北京轨道票价水平在国内最低,也低于世界大多数城市。

  按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的合理范围在5%至10%。但2013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民的轨道交通月均支出为87元,平均乘距为15.4公里,占收入比为2.6%。

  这与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比,北京的平均乘距为最长的,单次出行票价最低。公交通勤月均支出40.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2%。

   地面公交逐年“遇冷

  由于地铁准点准时较“靠谱”,因此更受出行人群青睐。

  数据显示,轨道交通高峰时段使用强度较高,75%的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超过100%,10条线路、54座车站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常态限流。

  但近年来地面公交客运量逐步下降,公交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此外,目前短距离出行的乘客中,大多数放弃了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方式。而北京,曾经拥有最好的非机动车独立路权。

  李先建议,要想调整市民出行结构,必须同时提高地面公交的行驶速度和准点率,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环境,应多施划公交专用道,给自行车不受干扰的独立路权。

   建议 实行计程式票价

  李先建议,北京也应实行计程式票价,多乘坐多付费,票价遵循递远递减原则。

  “递远递减”就是指乘坐距离越长,对乘客来说每公里的花费就减少一些。以广州和深圳现行的轨道票价为例,起步4公里以内2元(每公里0.5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每公里0.25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每公里0.17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每公里0.13元)。

  建议本次公交票价改革将地面公交票制票价标准统一。可以考虑现有价格不打折(为鼓励用卡,可打9.5折),或者提高票价水平,依然实行较大折扣。

   常客”应享有一定优惠

  李先认为政府应先把更多资金用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能力扩充,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使市民的基本出行可以并愿意依赖公共交通完成。

  政府应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价格应体现成本因素,由政府、企业、乘客甚至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对经常长距离乘公交的乘客,当其月支出超过一定金额时,应给予优惠。

  本版文/记者赵颖彦

(原标题:2013年地铁通勤月均支出87元 地面公交月均支出40.3元 若按国际经验计算——交通费月支出可能翻倍)

文章关键词: 公交地铁调价 地铁票价上涨 公交涨价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