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经济的惯性思维定势

19.05.2014  21:04

一些境外媒体和学者在预测我国经济金融前景时,经常用一些危言耸听的观点唱衰中国,如一度出现的“中国即将崩溃”“中国国有银行技术破产论”,以及当前“中国经济衰退论”等。类似的预测屡屡失准,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这些推论未必出于恶意,也非空穴来风,也可以使我们加以警觉和应对,但用西方的思维逻辑套用中国实际并不科学,也体现了西方看待中国的惯性思维。

类似的惯性思维在我国也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涉及社会经济变革问题时,不少人往往不自觉地陷入思维定势,习惯于把一切存在解释为合理的东西,习惯于从外部而不是自身寻找问题,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结果往往是裹足不前,丧失改革时机和动力,难以在一些关键和难点领域实现突破。

思维的形成是社会、历史、环境、文化等诸要素长期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因此,思维的改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艰难的选择,指望短期内实现真正思维转变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一个人长期处于同样的环境、文化、职业中,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定势。惯性思维并不总是贬义词,透过这种内化于心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文化背景、逻辑、方法、角度和特点,但惯性思维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容易引起固执和排他性,导致思维依赖和路径依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惯性思维是改革的障碍,是我们必须注意改造的方面。改进惯性思维,要有学习的态度、开放的思维、超越局部利益的视野以及改革的勇气。

学习已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融合和信息日益丰富的时代,影响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很难想象仅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这要求我们利用一切渠道和方式持续不断地学习、沟通,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更新和改造我们自身的思维习惯。

同时,要有开放的思维。开放是消除无知和偏见最有效的途径。观点的差异有时体现了制度、结构、文化的差异。一些西方学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又不愿主动进行有效沟通,把一般模型方法用于对中国的预测,自然产生很大偏差。在研究探索改革问题时,我们既要对不同观点甚至偏见及时沟通和回应,也要把观点的差异看做改变惯性思维定势的力量。既不应把一种逻辑和推理当做标尺去套用所有问题,也不应排斥和抵御不同意见和观点,要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并汲取合理的内核,从中为我国的改革发展寻找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敢于超越局部利益也是矫正思维惯性的关键。在现存体制下,部门之间、总体与局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博弈,改革部门化、观点部门化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尤为突出。这种思维惯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绊脚石。我们知道,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从国家、人民和长远的利益出发,寻找部门管理有效的合理边界,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我们用超越部门的思维谋划改革、推动改革。我国正致力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引入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和现代治理制度,这将有利于消除惯性思维定势的土壤。

改革惯性思维定势,本质上需要深刻的思想解放,树立强烈的改革目标意识和约束意识,只争朝夕。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改革思维,探索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少走弯路;要有很强的改革执行力,有持续推进改革的恒心和毅力,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不能总停留在口头上和认识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改革的协调性,不断凝聚改革的共识和合力。魏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