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试水资产收益式扶贫 扶持资金变股金 贫困户年年有分红

12.08.2017  20:02

 

8月2日,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三洞碑村荣天柠檬专合社里,老板荣军正忙着打电话找销路。大热天里,拥挤狭小的房间只有一台电风扇呼呼作响,“除了扩大生产,还要给100户贫困户分红,空调我们明年再装。”对于记者的到来,荣军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去年底,嘉陵区成立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当地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提供专业化资本运作。目前,包括荣天在内的首批18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共获得贷款1090万元,惠及近2000户贫困户。钱从哪里来?如何发挥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记者 伍力

整合资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经过7年的发展,如今荣军已经种植了上千亩柠檬,年产量100万公斤至150万公斤,六成以上出口俄罗斯,去年利润近200万元。即便如此,荣军依然为钱发愁:“农业投入大见效慢,从银行贷款更是困难,资金压力很大。

  听说区上要支持发展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荣军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资料。随后,嘉陵区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发成带领专业审核认定小组,现场进行考评。考评很严格:不仅要看管理水平、经营现状、银行信用等指标,关键还有两个“一票否决”——“拖欠土地租金半年以上、务工农民工资3个月以上。
  一周时间,荣军顺利贷到100万元,用于农资采购、工资发放和冻库建设。
  “我们从全区3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严格筛选,重点支持柑橘、柠檬、桑茶和蔬菜等产业提档升级。”张发成说,今年还将再与30家专合社合作,投资建设种植业脱贫奔康产业园30个,带动贫困户2000户入园增收。
  扶持资金从哪里来?嘉陵区利用国家贫困户小额信贷贴息政策,当地贫困户、农投公司、银行共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由区政府提供贷款贴息,农投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贫困户向银行申请小额信贷1万元入股到农投公司,再利用整合的国家项目资金配套,投资建设农民脱贫奔康产业园。“公司是政府国有企业,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进行支持,能体现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张发成说。
  除了手续简单、时间短,每年6%的利率也让荣军感到没啥压力。“公司作为非盈利性的农业投融资平台,获得收益的部分按比例还贷和分红给贫困农户。”张发成说,贫困户入股打破地域限制,“以荣天专合社为例,入股的100名贫困户来自4个乡镇,每户每年分红1200元。

 

资产入股贫困户持续有收益
  8月1日上午,嘉陵区世阳镇小院寺村半山腰上,该村的生猪脱贫奔康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标准化养猪场已全面完成土建工程,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猪场规划约10亩,计划建设圈舍1500多平方米,可养殖生猪3000头。配套猪粪水干稀分离、大型沼气池、沼液管网灌溉系统等。”现场施工人员刘军说。
  这是嘉陵首次试水固定资产扶贫。据悉,猪场由农投公司承建,产权归其所有。其中,每个猪场主体工程投入110万元,全部使用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涉及贫困户110户,政府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提供配套设施。“每个养殖小区形成的固定资产,都量化到对应的110个贫困农户,作为贫困农户的长期增收项目。”张发成说,农投公司将建好的养殖小区租赁给当地龙头企业天兆猪业公司使用,每年每个猪场收取租金30万元和排污设施使用费5万元,“合同期10年,到期后续租转租,持续有收益。
  目前,该区首批32个标准化养猪场均在建设之中,其中10个完成土建施工,预计下月投运。
  省了巨额基础设施投入,企业自然愿意。“目前生猪价格看涨,一直想扩大规模。一头猪拿出100元利润就能支付租金,当然划算。”天兆猪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成本测算,嘉陵区规定贫困户入股1万元分红2000元。“猪场每年获得的30万元租金,全部分红给11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2700余元,其中700元用于还贷,2000余元作为纯利。”张发成介绍。

  目前,嘉陵区共有6667户贫困户入股生猪、种养脱贫奔康产业园,撬动银行贷款9474万元,年内共计分红1400余万元。

西充小额扶贫贷款激发脱贫攻坚新动力
  (赵荣 记者 李国富)为破解贫困户“贷款扶贫与移民
四川实施脱贫攻坚资料“瘦身行动”
  新华社成都7月12日电  记者12日从四川省脱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