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成都市民年收入12万 部分坦言:过得紧巴巴
■天府早报记者陈俊
很多小伙伴应该知道,昨日“年收入12万元成高收入群体”被网友热议,甚至上了微博热搜榜。然而,很快,这则消息就被专家辟谣了!国家根本没有公布过高收入标准呢。只是照现有税制设计,年收入12万元以上需自行申报纳税。
那么,年收入12万元,在成都的生活水平又如何呢?对此,天府早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年收入刚超过12万的成都工薪族,了解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有房贷车贷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还没买房买车的,日常开销虽然宽裕不少,但想要买房也是压力不小。
人物:小林
29岁城南某单位员工年收入税前13万已婚
供房供车供孩子读幼儿园
平时衣服也少买
今年29岁的成都姑娘小林,在成都城南某单位工作,与老公结婚8年,有个5岁的女儿。小林目前年收入在13万元左右,老公的收入比她略多一点。即使这样,小林仍然感叹:“现在差不多是月光。”
小林说,税前月薪1万,实际到手只有7000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房贷2200元、请保姆3000元、孩子上幼儿园3300元、养车1000多元、伙食费1300元、交通费100多元、电话费100多元,还要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偶尔下个馆子见见朋友……“这还是只有一个孩子,如果生了二胎的,孩子的消费又要加倍。”在小林看来,这些都是没法避免的硬性开支,“孩子幼儿园的上下课时间,正好是我们的上下班时间,家里老人身体又不好,只能请保姆带孩子。”为了节约,小林说自己平时都只用最平价的护肤品,衣服也很少买,尽量不在外面吃。
13万元的年收入,说少不少,但让小林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家里不能出一点问题,不然就会很麻烦。”她说,有段时间家里老人生病,每个月光药费开销就是3000多元,生活更是拮据不少。她自嘲:“有时候晚发工资就只有靠借贷软件存活。”
小林表示,恰恰是像她这样收入的群体,在需要帮助时容易被忽视,“我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只能靠工资。一旦遇到什么事,又够不上享受政府补助的标准,全部只能自己负担。”
人物:顾远
25岁市中心某企业职员年收入税前12万单身
每月存钱不到2000元想买房压力不小
25岁的顾远是外地小伙,来成都工作3年,年收入12万元左右,每个月税后到手7000元左右。仍然单身、尚未买房买车的他,不像已成家的小林每个月有那些大笔支出,日子相对过得比较宽裕。
顾远现在租房住,每个月房租1200元,水电气网费200多元;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吃饭,伙食费1500元左右;平常出行多坐地铁,偶尔打车,每月交通支出三四百元;通讯费200元;加上偶尔在外聚会应酬、买点自己喜欢的电子设备,每个月能存下的钱不到2000元。“还好我不抽烟,这笔费用省下了。”他笑着说。
虽然日常开销没什么压力,但顾远要考虑的事也不少。“今后要结婚生子,房子肯定要买的,现在周边的房价大部分都上一万一平米了,这笔开支,我也挺愁的。”孤身一人在成都闯荡的顾远说,家中经济条件不算好,他想不靠啃老,自己在成都买房安家,“按照现在的收入,想攒够首付不知道得多久,而且买房以后,每月的开销还要增加一笔房贷,压力也不小。”
新闻背景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高收入者”被替换为“年薪12万以上”,“税收调节”被替换为“加税”。
2005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个人所得税的意见,我国建立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12万元只是2006年起自行申报的收入界限,在当时也不是划分高低收入的标准,今后也难以成为高低收入人群划分的标准。有关媒体‘年所得12万元是高收入者’或‘对年薪12万元的纳税人要加税’的说法是一种推演和误传。”
■新闻链接
权威财税专家:
“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人群” 纯属谣言
近期个税改革再度成为热点,针对有观点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税专家24日回应说,这一观点是误读,纯属谣言,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说,被热炒的“年所得12万元”概念实际出自我国实施10年的个税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2005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个人所得税的意见,我国建立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12万元只是2006年起自行申报的收入界限,在当时也不是划分高低收入的标准,今后也难以成为高低收入人群划分的标准。有关媒体“年所得12万元是高收入者”或“对年薪12万元的纳税人要加税”的说法是一种推演和误传。
长期跟踪个税改革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说,在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划分上,国际上及我国均没有法律确定的标准,税法上也从没有确定过高收入的标准。“我国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收入存在差距,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只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
(综合央视、中新、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