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引领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23.06.2016  13:43

 

抗震救灾的主心骨 重建奔康的领头雁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总体部署,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中,我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即日起,本报推出“两优一先典型”专栏,展示部分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敬请关注。
□记者 刘鑫
    “我们村有个好支部,大家都满意。”近日,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的村民赵小林笑着告诉记者,“大家伙能住上新房,发展起致富产业,都多亏了村干部、党员的帮忙协调。
    芦山县火炬村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328户1350人,有党小组4个、党员50人,是省级“生态家园示范村”、“绿化示范村”、“五十百千工程建设示范达标村”、“幸福美丽新村示范试点村”。灾后恢复重建启动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建重任,火炬村党支部突出组织引领,围绕“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总体目标,集中力量打好重建发展攻坚战,引领村民如期实现“安居梦、发展梦、小康梦”。
    以支部为核心勇挑生命救援千斤重担
    “4·20”芦山强烈地震,震后第一时间,村党支部快速反应,村支书赵正本牵头,党员、干部齐上阵,紧急成立了有38名党员参加的党员突击队、救援先锋队和医疗卫生服务队 “三支队伍”,火速奔赴抢救群众生命、转移安置群众的抗震救灾一线战场,共抢救伤员3人,转移受灾群众216人,全村无一人因灾死亡。
    “大灾大难面前,党员干部必须冲上去、顶在前。”赵正本掷地有声。
    过渡安置期间,火炬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帐篷党建,组织开展“八进帐篷”活动,安排24名党员干部固定联系329顶帐篷1153名群众,全面负责网格区域帐篷内群众过渡安置和安全稳定等工作。同时,村党支部严格按照“五带头五不准”和“四在先四在后”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党员先锋行动”、“千名干部联万家”等活动,组织全村49名党员干部与135户重建户结成过渡安置帮扶对子,为受灾群众搬运发放救灾物资4700余件,发现报告地质灾害点5处,义务夜间巡逻1760余人次,积极为受灾群众创造较为安全、相对舒适的应急安置环境。全村顺利实现过渡安置135户,全村无一人因次生地质灾害发生伤亡,没有出现一起恶性群体性事件。
以重建为引领共圆受灾群众安居梦
    灾后恢复重建,村党支部按照“姜城花果园、山水农家田、诗书汉瓦檐、幸福火炬传”的理念,统筹推进农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让“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救灾重建新模式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重建启动初期,土地协调难、资金筹集难、群众疑虑多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农房重建工作一度陷入困局。如何推动农房重建破冰开局?成为了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村党支部喊响“支部凝聚群众建、党员领着群众干”口号,提出党员 “七要做七不做”要求,结合县委“网格化”管理、“帮扶一家亲”等工作安排,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政策宣讲、“农房助力”、贷款协调、温暖过冬等系列活动,在2013年底全面完成190户农房维修加固,2014年12月全面完成135户农房重建,农房重建工作在全县率先完成。
    同时,随着新居陆续建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党支部以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推进政务管理与群众民主自治有机结合。构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集体经济组织为独立市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村级治理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共治,有效推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不断提升民主管理规范化水平,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以产业为支撑铺就奔康致富康庄道
    作为我省有名的 “生姜村”,在灾后重建路上如何实现多元化发展,进而让老百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走上持续增收致富路?也是火炬村党支部思考的课题。
    在姜农陈绍贵家的1.8亩生姜田里,不仅种着生姜,还种植着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沙梨树。“地里栽树、树旁种姜;双管齐下、增收万元。”陈绍贵一边念着村委会的致富顺口溜儿,一边笑着告诉记者。同时,为了拓宽老百姓的致富渠道,火炬村党支部围绕“绿色火炬、产业兴村”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以生姜、猕猴桃、精品梨、林竹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农家休闲旅游。
    截至目前,全村发展生姜700余亩,红心猕猴桃1350亩、林竹5000亩、珍稀树种350亩,建成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家,自主经营的民俗户18家,年总收入达1400余万元。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有153户村民参与的猕猴桃、生姜2家专业合作社,推行 “支部+合作社+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机制,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护操作流程,并实行订单生产销售、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等多种利益链接模式,保障了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促进村民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全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在全县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