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的攀西试验:科技创新单点突破,体制改革系统推进
科技创新单点突破,体制改革系统推进——
11月27日,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投资洽谈会拉开序幕。2000多名政商界人士从全球各地汇聚到攀西,共同见证钒钛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并为攀西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得回忆起半个世纪前:为了祖国的“三线”建设,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从全国各地汇聚一地,挥洒热血和汗水。50年过去了,2013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成立,掀开了攀西历史上全新的一页。
一年多时间过去,试验区试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试验区的“起步期”,遭遇产业“冰河期”,极不平凡的一年,攀西与科技“抱团”,用创新“取暖”,收获靓丽成绩单
11月20日,记者来到四川龙蟒矿冶公司在盐边县境内的工厂。这一天,全国钢材价格创下近几年来新低,“严冬”之下,一个地方民营钢铁企业如何应对?“截至目前,公司依然是盈利的。”公司总经理张玺一句话让大家如释重负。“制胜法宝是什么?”“科技,创新。”张玺的回答毫不含糊。在他看来,要熬过冬天,必须有个好体质。科技,给了公司这种经风雨的能力。
过去几年,他们先后投资近20亿元,在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等环节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国家专利授权30多项,使得攀西红格地区表外矿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选铁尾矿中钛的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两个数据都是现有水平的3倍以上。
微笑,同样绽放在四川金沙纳米公司员工的脸上。前不久,公司获得中信集团3000万元的投资,所生产的微米铁粉和纳米铁粉广泛应用于吸波隐形涂料、燃料电池材料、精密器件制造、高档涂料等领域,目前每公斤市场价高达数千元,甚至几万元。
逆势生长的秘密依然在科技创新。该公司党委书记蒲龙告诉记者,他们成功把攀西硫酸法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变废为宝,生产出纳米铁粉和超细铁粉。其中,纳米铁粉的直径只有40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一千多分之一,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还解决了污染问题。
在凉山,稀土产业研究院筹备组建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凉山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成武毅介绍,预计总投入2亿元,力争在2015年完成建设。
在雅安,四川省高纯碲生产示范项目已完成硫化物型高品位碲矿石的选矿、湿法冶金和提纯试验,所获技术工艺成果已应用于生产。未来,还将搭建碲铋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完善碲铋资源综合研发体系。
风雨未过,彩虹已见。今年前三季度,攀枝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增速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出1.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比上半年提升5位。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从科技创新的单点突破,到体制改革的系统推进,入“试”一年,试验区在财税金融、供地用地、生态补偿机制等领域多点开花
首届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开幕之前一个月,攀枝花市出台《关于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建立“权力清单”、“收费清单”、“负面清单”三大清单制度,实行“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