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咖啡怎样种,才能结出“金豆豆”?
来一次低温冻害,农户的种植热情就要被伤害一次望着已经变成枯枝的咖啡树,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生产科科长杨明欲哭无泪。去年底种下的1200多株树苗,只成活了不到100株,投入的三万多元打了水漂。
杨明说,早在2003年前后,他们就开始试种咖啡,“想做个示范,带动农户致富”。然而,每隔三五年出现一次低温冻害,产值不高,“示范作用就没显现出来”。
攀西地区种植咖啡已有十多年历史。然而,相较于芒果等特色水果,咖啡的种植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 □本报记者 王成栋种咖啡,效益低农户种植热情不高
在攀枝花东区枣子坪街道不远的山上,有攀枝花干热河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咖啡种植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咖啡种植基地,面积达1200亩。今年基地负责人杨政团却并不开心——去年底的一次低温天气,让咖啡果产量从往年的200吨左右降到不足50吨。
试种五年来,企业一直试图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货源,但是附近农户对此并不“感冒”:到目前为止,只推广了2700亩。为了保证货源,今年企业再次出手,以每亩50元左右的价格流转林地1500亩,开辟新的种植基地。杨政团说,农户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于,受低温冻害影响,种植咖啡收益偏低。种植芒果,每亩可收获3300斤以上,按照目前价格,亩产值过万元,扣除成本,纯收入超过6500元。而每亩咖啡仅能产鲜果150斤左右,目前每斤售价29元,亩产值45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不过3000多元。
攀枝花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攀枝花地区咖啡种植面积约在两万亩左右,自2010年以来,种植规模“没怎么变”。
搞套种,深加工
咖啡产业前景诱人
攀枝花干热河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咖啡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政团: 公司曾做过测算,四川省内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200%的速度在递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每个城市居民每年消费4杯来计,四川城镇居民超过3200万,每一杯10块钱,那就是12亿元以上 。”
攀枝花市林业局总工程师陈刚则认为,根据多年经验,针对低温冻害,可以考虑在咖啡树林内实施套种,形成“乔木—灌木”的林相。
咖啡原产于南美热带雨林区域,属于灌木林,对于热量要求极高,但是对于光照要求不强,可以考虑混种诸如芒果、印度檀香树、蜡树等速生经济林树种。这样一来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保护位于丛林底部的咖啡树,减少极端低温天气对其损害;其次,经济林的种植,也可以提高林地单产效益;再者,由于林相多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集中爆发,延长咖啡树的生长年限。“我们估计,如果套种上蜡树、印度檀香树,咖啡树可以生长20年;不套种,一般情况下只能生长15—17年。”
收益问题,陈刚则表示,可以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利用现有的咖啡种植基地,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增加附加值;做好咖啡果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就提升了收购价。” 以他们所产的半坡咖啡为例,利用攀西所产咖啡果进行深加工,做成的速溶咖啡为760元/斤,所需原料是6斤咖啡果,加上其他加工成本,其成本不超过300元,“附加值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