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秦皇岛两个康养基地要比翼齐飞

09.12.2014  17:56

  一个“冬暖阳”,一个“夏避暑”,具有资源和市场互补的优势—

  12月7日,在攀枝花举行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上,攀枝花市市长张剡刚走下讲台,就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副市长张锋一把抓到大厅外。“攀枝花这座典型的工业城市,去年康养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2.9%,秘诀在哪儿?”张锋一开口就直奔主题。

  张锋的急切不难理解。秦皇岛北戴河是我国著名的“夏都”。近年来,秦皇岛积极打造首都行政、医疗、文化、教育、科技功能的疏解承载区,整体承接首都卫生医疗、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功能。攀枝花、秦皇岛,这一南一北康养基地能否实现合作共赢?

  攀枝花每年吸引3万“候鸟老人”

  7日上午,巨幅中国地图在论坛的大屏幕上徐徐展开,其中3个小红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3个小红圈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和新疆的沙漠地带以及西南一隅。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分析:它们代表着我国年日照最长的地方,而代表西南一隅的小红圈圈中的正是攀枝花。

  宇如聪告诉记者,攀枝花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年均气温20.3摄氏度,全年无冬,是中国内陆日照最充足的地方之一,更是全国最佳康养地之一。

  充足的阳光为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带来了人气和商机。“这里阳光充足,空气能见度高,没有雾霾。”张剡笑着对张锋说,随着攀枝花京昆高速纵贯全境,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建成通车,航班开通成都、重庆、北京后,还将新增上海、广州等航线,成昆动车新线、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今后,成都到攀枝花坐动车只需3小时,攀枝花不再遥远。

  张剡透露,目前,攀枝花每年吸引大约3万“候鸟老人”来此栖息。

  一南一北康养基地资源互补

  目前,攀枝花正在努力打造国家级康养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阳光康养和休闲度假胜地,而秦皇岛则全力打造北戴河国际健康城,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滨海特色、田园风光的“康养新城”。

  这一南一北康养基地都在铆足干劲发力。

  论坛上,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表示,攀枝花和秦皇岛拥有发展康养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个“冬暖阳”,一个“夏避暑”,具有资源和市场互补的优势。

  张剡表示:“攀枝花要大力推进旅游、医疗、养老产业有机结合,与秦皇岛形成康养产业的错位发展,延伸产业链,开拓市场。”

  “把秦皇岛和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的经验与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的康养市场相结合,将给两地的康养产业创造新的机遇,有利于双方在相关领域持续发展。”张锋说。

  一拍即合。两地讲出同一个意思:两个康养基地比翼齐飞,等于一个更大更强的康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