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建立重点企业“红名单” 探索银政企合作新模式

19.03.2015  20:28

    新华网四川频道3月19日电(胡旭 肖薇薇)作为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生态建设的崭新尝试,四川省攀枝花市19日宣布建立企业“红名单”制度,并公布首批44家企业名单,承诺对“红名单”企业实行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其提供稳定的融资支持,以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2014年以来,攀枝花作为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化比重较大的城市,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大,影响更直接,企业亏损面扩大。特别在352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三分之一正常生产,另外三分之一已经停产,其余三分之一产能释放不足,对稳增长造成巨大压力。

    攀枝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会文表示,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包括设立2亿元应急转贷资金、建立1.7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以及控制国有担保公司费率等,但目前仍有一些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难题。

    为此,攀枝花首次尝试建立企业“红名单”制度。即选择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有市场、税收贡献多、带动就业强,对稳增长有支撑作用的企业,确定为市政府重点支持企业的“红名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发布。19日首批发布的“红名单”企业有44家。

    列入“红名单”的企业除将享受政府给予的要素倾斜,攀枝花还承诺,将及时兑现应急转贷、贷款贴息、收储贴息、成本贴息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和补助。同时,对生产经营正常、临时出现利息支付困难的“红名单”企业,由政府垫付利息,以维护其信用记录。

    之所以以政府信誉为企业融资背书,攀枝花是希望以此增强金融机构的信心。于会文向金融机构呼吁,对“红名单”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延贷,并按基准利率或者按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20%的贷款利率给予贷款支持。

    于会文还建议,在落实有效担保抵押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对“红名单”企业的存量贷款可通过转贷、续贷或展期处理,使短贷变长贷,保证企业资金链条不断裂,尽最大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而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黑名单”企业,于会文表示,将由政府出手,建立失信违约惩戒机制,帮助金融机构追讨债务;并建立惩戒失信被执行人联动机制,增大其失信成本。

    据了解,包括“红名单”制度在内,攀枝花初步制定了22条政策措施应对当前大量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其他的还包括壮大融资担保实力、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这样先行先试的做法,就是要在银政企各方共同努力下,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效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千方百计稳住增长。”于会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