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五小水利”工程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02.06.2014  11:20

    五小水利工程,是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攀枝花市山地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2%,河谷阶地、山间小盆地仅占8%,而山地中二半山区又占到了60%,这部分地区由于地势原因,根本无法修建骨干水利工程,解决生产用水最主要的形式是“五小水利”工程,“五小水利”在攀枝花市二半山区具有其它水利工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加之该市光热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特色农业如晚熟芒果、早春枇杷、优质核桃等目前的种植面积占到全市耕地及园地面积的45%以上,其耗水量小、季节性需水强,因此非常适宜新建“五小水利”工程。
    2012年10月攀枝花市争取到米易县、仁和区两个“五小水利”工程项目,虽然时间要求紧、建设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但是由于“五小水利”工程具有就地拦蓄、费省效宏、立竿见影的作用,且项目占地少、投资省、见效快、取水用水方便,深受旱区群众欢迎。项目建设实行“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机制,项目区群众建设“五小水利”工程的激情十分高涨,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了投资计划100%完成,工程质量100%合格的“两个百分之百”。目前,已建成水窖(池)958口、新增蓄水容积10.35万方,整治塘坝12座、恢复蓄水容积29.75万方,改造小型泵站13座、恢复装机容量364千瓦,整治渠道58.46公里,可新增灌面7460亩,恢复灌面410亩,改善灌面1890亩,新增补充灌面1810亩,新增供水能力326万方,新增节水能力32万方。据测算,工程建成后在有水源保障的条件下,项目区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将达248万元,受益群众年人均可增收500~800元,是工程建设前的2~5倍。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