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低温冻害十年一遇 “减灾指南”人手一册

08.01.2014  20:31

四川日报网(记者 张通) 1月6日,盐边县惠民乡和平村村民雷永国忙着整理菜地里的保温膜。“幸亏前段时间给菜地盖了保温膜,不然又要遭霜冻。”雷永国告诉记者,去年12月中旬村里遭受低温冻害后,县上的农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救灾,发放的《冻害防治及减灾恢复生产技术指南》很有帮助。

对于冬季温暖如春的“阳光花城”来说,十年一遇的低温冻害让不少农民“措手不及”。当地农牧、民政、气象、林业、水务等部门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奔赴受灾乡镇,分类指导科学抗灾和灾后补救工作。由于做好了预防霜冻灾害的准备,今年1月1日至3日攀枝花市部分地区又一次遭遇低温冻害袭击时,农业生产未受到影响。

灾情:7.58万亩农作物绝收

2013年12月15日开始,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攀枝花,该市海拔1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出现降雪,米易县、盐边县北部、仁和区大部分地面最低温度低于0℃。此次低温冻害过去不到半个月,攀枝花市气象台再次发出预警,提醒群众采取措施预防1月初的低温冻害。

攀枝花往年冬季存在小范围霜冻现象,类似这次大范围、破坏性强的低温冻害仅在1983年和1999年出现过。”攀枝花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2月至1月正值该市早春蔬菜生长期,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据攀枝花市农牧局统计,截至1月4日,全市共43个乡镇、275个村遭受低温冻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0.19万亩,其中绝收7.5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4684万元。攀枝花市农牧局农技专家分析,此次受灾的主要是露天栽种的豌豆、四季豆、西红柿等蔬菜,以及枇杷、草莓、芒果等水果,大棚蔬菜长势良好。

措施:“减灾指南”人手一册

灾害发生后,攀枝花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迅速行动,逐村逐户制定救灾方案,发放应急救灾物资。

农业部门、农林科研机构组织专家,一周时间编写出针对不同作物的《冻害防治及减灾恢复生产技术指南》,发放到主灾区每户农民手中。”攀枝花市农牧局农业处处长曹林华介绍,该市紧急调运种子、农药、化肥等保证受灾乡镇补种、改种之需。

截至目前,受灾地区完成2.9万亩大棚、1.1万亩中小拱棚保温加固,6.8万亩蔬菜田间水肥管理得到加强,改种、补种早春蔬菜1.5万亩。

启示:检验农业布局是否合理

低温冻害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攀枝花农业应对气象灾害带来启示。曹林华坦言,低温冻害来袭时,部分乡镇对受灾情况统计不及时,且对灾害程度有所低估。随后,市级部门要求乡镇统计受灾情况时细化到每个村、每块土地、每种作物。

攀枝花可以通过此次灾害检验农业区域布局是否合理。”曹林华说,以芒果产业为例,全市种植规模逐年增大,并向二半山区发展。目前,该市农业部门正在调研低温冻害对芒果的损害情况,为今后的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在指导农户补种、改种方面,农业技术人员建议农户以市场为导向,核算补种或改种成本和经济效益,如果补种作物错过季节优势,可考虑将土地空置以提高土壤肥力。

面对1月初的低温冻害,全市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攀枝花市政府应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根据不同灾害天气对不同农作物的影响,制定完善科学防灾预案,减少突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