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三方合力 破解融资难题

08.07.2015  19:18
核心提示:无         融资难、融资贵是攀枝花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迈过的一道坎。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努力,想办法、搭平台、练内功,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系列举措,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破解企业融资困局,办法总比困难多。

  政府:

  搭平台推“关怀”举措

  近段时间,四川君诚能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准备新上一个大项目:在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光伏产业孵化园。

  “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除了自筹,还需要4000万元的融资,资金从何而来?”该公司副总经理乔亮为资金的事郁闷不已。

  乔经理的郁闷,是因为企业准备向银行贷款,但因抵押物不足,之前洽谈的两家银行都没有贷款意向。

  经过多方打探,乔亮了解到该项目被市政府纳入82个择优支持项目名录,将获得一系列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应急转贷、信贷投放、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等多种渠道,优先保证项目的资金需求。

  4000万元融资需求有希望了,乔亮稍稍松了口气。

  融资难、融资贵不仅让四川君诚“头疼”,也让攀枝花许多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上底气不足。

  为破解这个难题,支持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后,于今年选择稳住增长、保证就业、增加税源等方面的较大项目纳入择优支持项目名录,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体措施》(即“金融22条”)、《攀枝花市鼓励和扶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补助办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同时,立足为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攀枝花市还多次召开银政企对接会,在银行与企业间穿针引线,为银企联姻当“红娘”。“下一步,我市将分片区、分行业召开银政企对接会,促进银企融资对接常态化,推动更多的银企良性合作。”攀枝花市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银行:

  更加主动伸出“橄榄枝”

  在攀枝花,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努力创新金融管理机制,把中小微企业看作是与自身发展休戚相关的共同体,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信贷产品,帮助中小微企业顺利融资,实现新的发展。

  米易黑石宝钛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2014年受经济下行影响,钛白粉市场低迷,其下游客户资金周转困难,采用先货后款的商业汇票方式结算,致使公司长期持有大量的商业汇票,没有持续的现金流入,但上游供货商要求现款结算,公司面临巨大的流动资金周转压力。

  随着人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央行小微票据通”业务启动实施,攀枝花市商业银行通过使用商业汇票再贴现,以优惠利率为企业办理了贴现,有效解决了企业流动性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目前,“央行小微票据通”定向支持米易黑石宝钛业有限公司票据融资39笔,累计金额7263万元,银行贴现加权平均利率5.67%,低于全市直贴加权平均利率0.83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约了近30万元的融资成本。

  人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行依托市政府重点支持工业企业“红名单”,建立了再贴现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名录,有效推动了再贴现定向扶优政策快速、精准实施。其中,“红名单”企业受益8户,获得定向支持资金2.15亿元。

  企业:

  鼓足信心“练好真功夫”

  面对融资难,中小微企业自身最知“冷暖”。

  “今年,我们计划扩大产能到1500吨。”四川金沙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奎自信满满。他告诉记者,东南沿海以及中部一些省份都用他们的超细铁粉,去年因为产能跟不上放弃了好多大单。

  目前,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罗俊奎认为,企业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当下资金形势趋紧的情况下,“练好内功”是第一要务。同时,要主动应对挑战和困难,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才能在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中实现更高的成功率。

  去年以来,作为攀枝花市循环经济龙头企业的金沙纳米公司成功获得中信集团战略性股权投资,并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军工单位签订了销售协议。今年,与西南证券公司签约,正式启动“新三板”挂牌工作,力争年内实现上市,募集8000—10000万元资金用于纳米级超细铁粉二期扩能技改项目建设。该项目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产,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6.98亿元,利税3.39亿元。

  公司上市,会带来哪些好处呢?罗俊奎如数家珍: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及在资本市场上持续融资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司股份价值,提高引进投资者的议价能力……

  目前,全市共有18家企业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板挂牌,有4家企业启动了“新三板”上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