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清撰文聚焦赣南苏区发展:大美赣南 且行且歌

03.07.2014  18:38

大美赣南 且行且歌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周年抒怀

仲夏的赣南,风过阡陌,稻浪翻滚,又是一个饱满而丰足的季节。

此时,我像辛苦劳作的耕者,放眼挺拔壮实、精神飞扬的庄稼,憧憬着丰收的喜悦。回眸这两年的挥汗如雨,一种别样的感动涌上心头。

时间本无意义,杳然而去、了无踪迹,而一旦被赋予内涵,便立刻丰满灵动起来,有了段落与章节、有了故事与灵魂。我说的“这两年”即如此,因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这两年被赋予“赣南崛起新纪元”的特殊历史含义,两年里的每一天都留下赣南人奋力前行的深深足迹,而于我,则是一段充满质感的永恒记忆。

我感慨于这片土地的苍瘠。

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生长于关外白山黑水的我,有幸结缘这块神奇与荣耀的红土圣地。带着朝圣般的虔诚,我无数次轻启扉页,用心品读红色中华滥觞于此的历史厚重;怀着感恩的赤诚,我无数次甩开步伐,用心触摸着城市与乡野间透着的淳朴与执着。

2010年金秋的赣州,橘红橙黄、丹桂飘香。但我无心于眼前的美景,稍稍安顿,便开始了摸底考察之旅。我一直拒绝“按图索骥”式被动调研,总是按自己的“路线图”走。因为我想,光鲜之处,去与不去,都在那里,那些穷乡僻壤之地更需要关注的目光。

常常在黎明时分,我轻车简从,离开睡眼朦胧的都市,穿行阡陌、走村进户,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等,时常忙到午夜时分。十几天下来,我走遍了全市18个县(市、区)。奔波辛劳并不算什么,但在行走中看到的贫困总使我愁眉难舒,心情沉重。

宁都县固厚乡楂源村东排小组有47户人家,平均寿命只有43.5岁。全村只有一口水井,人畜共饮不说,周边都是牛栏猪圈,屎尿横流,井水严重污染。

宁都县大沽乡南林小学教室低矮破烂,100多名寄宿生,分男女挤在两间教室;没有床架,孩子们就地打通铺;学校没有厕所,尿桶就放在寝室角落……

一脚高一脚低,一身汗两腿泥”,“出门三步羊肠道,百里千斤靠肩挑”,“天雨一包脓,天晴一块铜”……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根本无法相信,这就是赣南乡村的道路!蜿蜒、促狭、曲折,一如这里人们的生活。

住着危旧土坯房,盖着黑乎乎破棉絮……真的不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已经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了,赣南,我心怀敬意的大美土地,民生问题还如此突出!我深切体味着赣南老区的贫与苦,深刻感受着赣南老区人民的盼与需!

触目惊心的窘困让我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我常常想,那些危旧土坯房,应该是当年那些奔波于途的革命者难得的庇护所吧?七八十年前,正是这些正值“壮年”的土房子,敞开温暖的大门,为成长着的理想遮风避雨。如今,房子“老去”,我们该怎样为被秋风所破的“茅屋”带来些许暖意?近300万人居住的土坯房,从此成为我寝食难安的痛!

我常常想,那一支支松明火,曾为传播思想的布道者照亮行程。甚至,将近80年前,那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长途跋涉,也是在它的光亮中,从于都河迈出第一步,才有了日后的一方坦荡天地、一片盛世光明。那位亘古伟人,当年就站在于都河浮桥桥头,看到“浮桥两边红军人山人海,无数的火把宛如千万条火龙在蜿蜒行进,而成千上万的苏区男女老表,则从四面八方拥到渡口来送别红军出发,有的送茶水,有的送草鞋、布鞋、斗笠、雨伞,有的帮助挑担子,有的往战士怀里塞吃的东西……”他的心在颤抖。在这片火光面前,他眼噙泪水,用浓重的湘音承诺:“要给苏区送上小太阳,给点松火、点马灯的赣南苏区人民送去光明。”斯人长辞,声音犹在。这片土地大都已用上了电灯,但不少山村摇曳的松明火把,依旧在风中柔弱地闪烁。此情此景,让我辗转反侧、思绪重重。

我常常想,当年,生活在这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土地上,该是何等幸福!在革命者的描述中,一扇通向美好未来的大门訇然洞开,木讷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懵懂的眼神瞬间变得清澈: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病人享受良好的医疗、大家住进宽敞明亮的砖房……正是奔着这种理想,他们由茫然而清醒、由懦弱而勇毅,不仅甘舍家业,甚至面对死亡,也会从容如归,让人感佩。今天的生活已远远胜于当年的描述,但是,在赣南,仍有近20万户收看不到电视;有2万多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全市10多万革命烈士、“两红”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及其遗属遗孀,他们或他们的后代,有9万多人没有享受到国家抚恤补助待遇;由于战争创伤,众多家庭残缺不全,贫、病、残、障、老、弱……

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沉重,眼前总是晃动着摇摇欲坠的墙垣、米浆般浑浊的井水、残破教室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被日子压得过早佝偻的身影……我知道,地方财政收入才100多亿元,仅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一项就要投入400多亿元。温暖的梦想,从哪里垒筑第一块基石?

行走赣南,我愈加感佩这里人民的忠贞大义。

只讲付出,不求回报,赣南人民的大义和血性令人动容。走进一些农家,生活的困窘令人窒息。但是主人很少流露出颓丧和失望。这些客家汉子、客家表嫂,依旧那么好客、忠义,绝口不提艰难。只是在一再追问之下,才吞吞吐吐地从牙缝里挤出自己的请求。沧桑的脸上早已一片赤红,仿佛做了件有失颜面的事。每每这时,我的心里就不由得一阵刺痛。

瑞金市黄柏乡96岁的失散红军杨世勇,日子虽清苦,但从不抱怨。他总是那句话:“我的心愿呢,就是保佑共产党好,保佑共产党万万年!” 瑞金市大柏地乡小岭村樟坑小组,83岁的烈士家属钟同炳住在3间土坯房里,外墙、内墙都用木头打着桩撑。屋子的残破令人怜悯,而门上挂着的“光荣烈属”牌匾,以及两旁刷写的标语“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话”,又让人肃然起敬。

在赣南老区,当年留下的这种标语随处可见,字迹虽已模糊,但一笔一画深深烙下了这里的人民对党的深沉热爱与无限忠诚。他们铭记党恩,跟着党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从未动摇。就像当年,党领导工农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给了他们土地与尊严,他们从此打心眼里相信,党不会忘记他们,相信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从当年高呼“死到阴间不反水,保佑共产党万万年”的血性江善忠,到今天身居贫困而忠贞不渝的普通老表,这份大义忠诚,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浸润,已融入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血液。

信念不改、忠心赤胆,这就是赣南人民!

今天,我们该以怎样的作为,驱赶贫困、回馈斯民,继续为这种可贵的精神品格培土筑基?对此,我深感重任在肩。

生长穷苦之家,我对贫穷有切肤之痛,在感情上,与困难群众天然相通,面对老表的困窘,我时时忍不住心酸落泪,下定决心,必须做点什么。

2010年11月19日,任职赣州不足一个月,我就恳请启动苏区振兴规划。为了把情况摸得更准,同时夯实群众根基、重塑干部形象,这年12月,市委组织2万多名干部下基层,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三送干部”用灵活生动的方式,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深入浅出宣传政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实情,解决难题,从住房、饮水、就医,到就学、低保、抚恤,就像当年苏区干部一样,“什么事情都想到了”。“三送”的直接成果是,党群干群关系、干部形象迅速改善。“三送”工作收获的另一成果,是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作出了“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判断。形成了《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如实、详尽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本地实情,并期待国家扶持。

事非经过不知难!赣南要争取国家扶持,必须改变多年的“对外口径”,正视落后现实。落后非一天两天形成,也不能归结为个体的责任,然而,一旦真实呈现,就有了讲问题、揭盖子的嫌疑。有人觉得,如实反映问题与矛盾不合适。有人提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30余年,赣南还是老样子,是自我打脸,是否定历史。甚至有的说这是要钱不要脸、丢了江西人的脸。对此,我能理解,也有心理准备。我也有过矛盾和踌躇,并且暗自思忖过:熟视无睹或许是一种选择,既轻松自在,又能规避风险,安稳当“太平官”。然而,想到近10万烈士遗孀、后代不仅没有解决温饱,未得到应有抚恤,就特别难受。我想,他们是最应该得到帮扶的群体,否则,英烈何以瞑目?造福一方又何从谈起?为了这块有过无数荣光、又遭受太多苦难的土地,个人得失,微不足道!思前虑后,我心已决然,即使冒风险,也要说真话!

赣南是幸运的。

80多年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赣南,进行了攸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探索。今天,这里又成为革命老区致富的“样本”,进行着另一场伟大的探索。两种探索,内容不同、背景不同、对象不同,却在时空的转换和变迁中,凸显出一样的深意以及历史的某种必然逻辑。

对赣南的关注,依旧从回归历史开始。

2011年2月,通过中央媒体反映,赣南老区红军遗属生活状况引起高层关注。习近平同志立即作出批示,民政部专门派调查组。很快,专项资金下拨,用于解决红军遗属生活困难和土坯房改造。

2011年6月,一场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场“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进行了15天,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那段发生在赣南的红色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在全新的场景下得到呈现,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这次展览,是对赣南特殊历史地位和独特历史贡献的重新认识,是对赣南的一次“再发现”。

2011年11月,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不仅高度评价了这段光辉灿烂的历史,而且从中央层面首次提出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苏区精神”。它的提出,不仅是对历史的肯定,更为重要的是,它前承“井冈山精神”,后启“长征精神”,成为我们党“精神链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

赣南,终于回归应有的历史地位。

对历史的温情回顾,是为了对现实更为深切的关照。

2011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种种原因,赣南苏区目前经济发展依然落后,人民生活依然比较困难。如何进一步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使这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赣南苏区历史的充分肯定,饱含着对赣南人民的赤诚大爱。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作出批示,每一次批示,都凝聚着党和国家对这片土地的殷殷关注、拳拳关爱。

2012年初,春天如期而至,振兴赣南的希望在萌动中破芽。

3月31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制定工作启动会召开,中央层面正式“把脉”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4月10日,国家42个部委149人组成联合调研组,奔赴赣南实地考察。调研组兵分十路,顶风冒雨、跋山涉水,走街串巷、进村入户,马不停蹄、昼夜兼程,足迹遍及赣南18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

在瑞金市泽覃乡光辉村半山园小组,烈属后代杨小琴哭诉自己患上了尿毒症,实在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全家近乎绝望。面对哭诉,调研组组长、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的眼睛湿润,当即捐款,在场的同志纷纷解囊,鼓励她勇敢地活下去。杨小琴泪浸双眼、感激至深……

来到宁都县黄陂镇大桥小学,调研组成员亲眼目睹孩子们在租用的民房里上课。90多平方米的空间,77名学生挤在一起。如此艰苦的办学条件让调研组的同志唏嘘不已。

送郎当红军,阿哥莫挂心……”在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90多岁的杨荣秀老人,又唱起了往日的歌谣。歌声中,老人仿佛回到了15岁参加红军时的峥嵘岁月。杜鹰轻轻走上前,郑重地为她戴上一顶红军帽。

……

赣南人民像当年迎接红军一样,迎接来自首都的亲人。他们以客家人最纯朴、最热烈的方式,表达不尽感激与热诚期盼。在瑞金,调研组离开时,74岁的钟星发老人拿出自己精心绣制、压在箱底多年的鞋垫,硬塞在杜鹰怀里……

至今难忘,4月16日调研情况通报会。亲历赣南乡村的调研组成员,感情饱满、情绪激动,两位司长竟然哭着完成了汇报。没有一种责任、没有一种大爱,又怎会有这种酣畅淋漓的情感!杜鹰用“4个特殊”,概括了全体成员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位特殊、贡献特殊、困难特殊、需要特殊支持!

闻此言,在座的无不动容,许多人哽咽落泪。作为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我的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激,但感激不仅于此。从谋划的第一天开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就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鼎力支持、省直各厅局的倾情相助。正是举全省之力,一个个难点节点得以破解,最终玉成这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岁月的线条往往是稀疏的,很多过程不可避免被省略,惟有深入到时间的褶皱里,才能感知其中的细节与生动。

2012年6月28日,这一天,《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一天,将永载赣州史册!

从中央领导同志首次批示算起,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足半年;从北京启动会算起,只有89天。今天,我们常常感叹于这种速度。然而,速度后面的艰辛与付出,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味。每每忆起,我总不由自主想起王安石的那句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难”,仅仅透过为争取政策所形成的300万字文稿,或许就能窥见其中一二。

当得知《若干意见》出台并付诸实施时,内心里确实涌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不只是我,900多万赣南老表以及为此奔波操劳的同志,都是如此。《若干意见》出台的那一天,赣南真的像过大年一样。是夜,章江两岸、广场上空,鞭炮不绝、烟花飞舞,百姓狂欢、大地飞歌。

是啊,蛰伏太久的愿望一旦释放,有时会幻化出多少夺人心魄的异彩。

这种异彩,也深深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最近,云集赣南的中央几十家媒体,都用“想不到”来表达他们在赣南的亲历。想不到一个地区的振兴发展能如此牵动中央的目光,想不到赣南人民对党的感情如此深厚,想不到……作为一名亲历者,我想说的是,中央对赣南的扶持,不仅是民生和经济思维,更有政治考量。《若干意见》专为赣南“量身定做”,不仅内容充实、易操作,而且“瞻前顾后”、接地气。45条,几乎每一条都埋下了伏笔,都能演绎成一部鸿篇巨著。仔细阅读《若干意见》,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高频词,像9个“试点”、5个“试行”、4个“探索”、6个“试验区”“示范区”、13个“重要基地”、30个“重大项目”,20个“优惠”、“补贴”和133个“支持”、“扶持”。这些看似寻常的词语,此时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变成了美妙绝伦的符号,正是这一个个符号,构筑着赣南老区的梦想!有人问我,在国家量身定做的扶持政策中,对什么最感兴趣?我说,是《若干意见》关于赣南的“五个定位”,它使赣州的未来有了方向。有方向,才不会迷途;有方向,才会有念想。因此,《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于当下赣州,及其历史和未来,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于赣州人民,及其子孙后代,都难以穷尽其深厚的福祉和深远的影响。

而赣南人民对党的深情,既是传统的承续,也是现实发展成果使然。当老表得知《若干意见》与他们的衣食住行是如此贴近,当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他们“结伴同行”,谁不会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动与感激?

不是吗?在赣南城乡,在兴国、瑞金、于都……在老红军、烈士家属、光荣院、敬老院以及普通群众的家里,与崭新的房子、簇新的家具相映,是老表们发自心底的微笑,是张贴在厅堂墙上的深情表达。这令人不由想起过往院墙上,那些同样洋溢深情的标语。或许,在赣南老表心里,这种最朴素的方式,才能最直白地表达他们内心炽热的情感。

生活常常因梦想而精彩。

说到梦想,脑海不由浮现赣县攸镇亲历的一幕。苍茫的赣江之滨,一栋栋建设中的新房,成为抢眼的风景。江畔,停靠着一艘渔船。船上,女主人正淘米做饭。提及这些房子,她的眼神变得异常清亮。在这些房子中,有她家的一套。很快,家人就可以离水上岸,像大多数人一样,过上正常的岸居生活了。

这位心中有梦的船家,代表着一个特殊群体。在崇义、上犹县陡水湖库区和赣县万安库区,有许多这样的漂泊人家。仅上犹县水岩乡,土坯房改造前,这样的“水上漂”就还有98户463人。没有土地,于是置一叶扁舟,船上搭一座“水上棚屋”,从此常年漂泊江湖,以打鱼为生,年复一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被外人称为“水上漂”。“”在水上“”生活,个中艰辛常人难以想象。“水上漂”这样描述自己的境况:“夏天蚊虫叮咬闷热难耐,冬天四面透风寒冷刺骨,碰上汛期或者山洪,生命都会有危险。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水上漂”渐成历史名词。两年来,“水上漂”们告别烟波浩淼的江湖,迁居到统一规划建设的安置小区。

在库区,还有一个和“水上漂”差不多的群体,人们称之为“双渡”人家。顾名思义,就是住在孤岛上、水库边,出行靠划船摆渡来回的人家,“双渡”农户一直是特殊困难群体。随着《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今天,“双渡”人家也像“水上漂”一样,行将退出赣南的词典。

沧海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

时间无疑是最伟大的“酝酿师”,妙手之间,撒落芬芳无限。两年不长,但足以改变许多。

今天,行走在赣南大地,你会发现,赣南化茧成蝶的巨变,正成为诠释《若干意见》最生动的“读本”。

瑞金市叶坪乡华沙村华屋小组,无疑是赣南“读本”中尤为典型的“个案”。这个赣南有名的“烈士村”,上世纪30年代初,村里17名壮实后生,参军前夕,相约在祠堂后种下了17棵信念树。然而,硝烟散尽时,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就是这么一个对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荣村庄,直到前几年,村里仍然贫困不堪,尤其是大面积连片破旧土坯房,不忍卒看。 两年过去了,如今,村里家家住新房、户户有产业,日子今非昔比。村民们忘不了那些逝去的英魂,每年清明,都会相约“信念树”下,寄托无尽的缅怀之情。

追缅逝者,是为了启迪生者;回溯历史,方能不忘根本。

宁都县固厚镇东排村,一个脱胎换骨的村庄。来到这里,最吸引人的是一座新建的门楼,上书“感恩楼”。

是的,浓浓的感恩之情,在老表心中涌动不息。下乡的干部感触最深。与过往的冷脸冷语迥然不同,如今来到乡间农舍,老表热情招呼、盛情挽留。客人婉谢后,人走远了,还有村民从家里端出乡间美食,从后面追赶上来,执意要你品尝……

饮水思源,才知道幸福的来路;感恩奋进,幸福的行程方能绵延。《若干意见》就是一部“幸福宝典”,轻轻展开,每一页都是关于幸福的美好憧憬。

第十一届赣台会、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光彩事业赣州行”等系列大型活动,使赣州以一种别样的姿态,拥抱外面的世界,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国建材、中航集团、华润集团、华能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来赣州考察,抢滩登陆、投资兴业。去年,赣州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赣粤闽湘毗邻九市名列第一位。两年前,赣州没有一个投资百亿元的企业,现在,投资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已有6家。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待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之花烂漫时,该是一种怎样的芬香啊!它定然是小康的,充满和谐、宜居、生态、幸福的味道!每每念及于此,过往所有的焦虑、不安、辛酸乃至痛楚,都显得如许渺小。

我愈加深刻感悟到,这两年的价值,它连着过去、对接现在、沟通未来。

我深信,朝着已知的方向,赣南,定然愈行愈远、愈行愈美。

(史文清 作者系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