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外撞大妈照片拍摄者承认撞人时不在场
近日,一组照片在很多网站上传播。配发的文字说,一名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的外国小伙旁边的时候突然摔倒,之后就倒地不起,说是 被这个外国小伙子给撞了 ,要他负责。这个消息的标题说的更明白:“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这个消息一出,马上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那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看标题,人们很容易将这起事件理解为外国男子并没有碰倒那名中年女子,而是中年女子故意碰瓷讹钱。消息发布后,这名中年女子遭到很多网友的声讨。但从警方公布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12月2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一名背对着摄像头的女子正在通过人行横道,一辆摩托车突然从汽车外侧超出,向右快速行驶,在人行道上将中年女子撞倒。之后,外国男子在第一时间便下车前去搀扶,但中年女子拒绝起来。从目击者拍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外国男子用流利的中文爆粗口,女子则大声回应,随后,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
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警察赶到。随后,中年女子被送到附近的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中年女子小腿和脚踝部位有多处软组织挫伤。在交警的调解下,外籍小伙给了这名女士1800元。
12月3日晚,警方发布微博,“初步查明,该外籍男子无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警方于当日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罚。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事件的真相被还原了,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其实是一条失实的消息。那么这条消息又从何而来呢?
记者了解到,这条新闻的作者便是这组图片的拍摄者,当记者找到他时,他坦承,撞人的那一刻他并不在场,只是开车途中看到外国男子正在扶倒在地上的中年女子,便停车观看,现场有人告诉他,中年女子是被外国男子撞倒的,从两名当事人的争吵中,他也基本了解了事件的大致情况。那么在拍下照片之后,他为什么要对事实做出“外国小伙扶起女子遭讹”的描述呢?他表示,“因为中年女子情绪比较激动,但是有点夸张,再加上之前我看到她平躺在地,至少我看到就有两三分钟了,我是下意识就以为想多要点钱。”
在这位拍摄者的文字说明中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双方前往煤炭总医院,经医生检查,X光拍摄后诊断该女子并未受伤,女子随即再度瘫软大呼难受。”而实际上,拍摄者并没有跟着一起去医院,是小伙子的女朋友通过电话告诉他的。
并没有看到事件的全部,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制造出一则消息,使看的人误以为这又是一起做好事被讹的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信息源的不客观、不真实是这则消息给大家造成误导的重要原因。12月4日,图片的拍摄者对此事公开道歉。
据记者了解,这名拍摄者是一家图片供应商的签约摄影师。在拍摄完那场纠纷之后,他将图片连同文字一同上传到图片供应商的网站上,供有合约的媒体选用。而对于签约摄影师所上传的图片,这家图片供应商声称有责任进行核实。但这家图片社显然没有对此事进行核实。就这样,这组图片和文字在当天被多家网络媒体选为头条,直接转载,转载者看中的是由此带来的所谓“轰动效应”,也没有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
现在看,对于当事双方来说,克制情绪,冷静处理,纠纷是可以妥善解决的。这件事更告诉人们,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快,这么广,每个信息发布者都有一份社会责任。拍照片的、发消息的人,如果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赚点稿费就不细究事实,那就是主观臆断;一些图片社和媒体,如果为了经济效益、轰动效应就不加核实,那就是误导公众。这都是不负责任的以讹传讹。“有图没真相”的事发生不只一次两次了,这样的图片拍起来很方便,发起来很迅速,用起来也很容易,但它每传播一次,就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次伤害。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被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