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家底 谋发展 促改革
本网消息(文/骐骥)为尽快厘清学校发展现状,科学谋划第三次创业实践路径,上任伊始,王清远校长就开始了全面调研、考察和走访工作。6月16日上午,王清远校长与全体校领导一道听取了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学科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计划财务处和基建处的专题工作汇报。党委副书记宋辉主持调研工作会。
会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就部门职能、工作理念、发展现状和近期工作重点,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报告。同时,各位校领导也就分管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王清远校长认真聆听了各部门的工作汇报,时而仔细笔录,时而深入询问,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学校办学实际,对各部门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了不少指导性意见,尤其就事关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重点工作进行了初步部署和安排。
王校长指出,人事工作在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努力激活各类人员活力。高层次人才建设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家相应的人才计划结合起来,加大外籍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灵活引进海内外名校博士。同时,重视促进青年教师形成合力,注重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积极参与海外培训计划。
就教学工作,王校长强调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育,关键是学生,做好教学基础工作尤为重要。他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辅导,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按照分类发展的思路开展教师培养工作,让授课能力强的教师安心教学,上好课。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结合全国和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开展好校内常规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学名师成长。
王校长希望科技工作进一步深化“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规范科技管理,提升科研能力;要通过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服务成都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他提出,要建设人才高地,建立专职的科研队伍,特别是对于新引进的博士,要鼓励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要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规划建设科研大楼。
王校长要求进一步夯实学科建设工作,加大对重点学科的人财物集中投入,通过遴选和培养好学科带头人,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保证。他要求更加重视研究生培养,增加奖学金等方面投入,努力为研究生提供更好学习、工作条件。
王校长充分肯定了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应充分利用成都城市品牌及其国际友好城市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国际化,也要把学校的国际化融入到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之中去。要走出,引进来,进一步加强与国外专家及企业合作,深入开展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不断提升国际化层次和水平,凸显学校发展的这一亮点与特色。
关于财务工作,王校长指出,近期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估,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一级预算单位的财务责任,通过绩效管理推动过程管理。经费投入上,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着力改善校内科研、实习实训条件,加大对公共教学、科研设备的购置力度,增强特色重点实验室规模。同时,要继续加强人才培养投入,给予学生发展更多经费支持;要拓宽思路,积极在成都市寻找合作项目。
就新校区建设,王校长说,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却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但要坚定信心,认真研究梳理,提出解决对策。要加快研究决定三阶段两区相关建筑主体设计方案,思维理念要超前。要积极引资助学,多渠道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同时,加强基建部门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监督。
会上,屠火明书记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有关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强调,要求各部门、各学院勇担重责,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务实的态度推动工作,为学校第三次创业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工作会议持续近四个小时。据悉,近期,王清远校长还将陆续听取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并深入一线教学单位、业务部门进行现场调研。
(编辑:肖乃田 责编:周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