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贫穷村的帽子

18.07.2014  13:26

——记高县庆岭乡凤凰村党支部书记杨元安

(赵仕龙)“地处深丘,道路羊肠。历尽艰辛,修通莲凤路解决出行难,建成产业线促进村域发展;治荒山、引远水,四季水果、桑园满山,特色养殖呈现。民居改善民居新,民风清新民风淳,凤凰涅磐凤凰美。”这是高县庆岭乡凤凰村村委会门口悬挂的牌匾上写的一段话。

7月2日,记者走进凤凰村。谈起凤凰村获得全县首批“十佳引领发展好支部”荣誉称号的这事儿,当了26年的党支部书记杨元安谦虚地说:“这都是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功劳,得益于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各部门的帮助。”26年的坚守,为的是凤凰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悬崖边打通进山路 “卖血村”的蜕变

凤凰村,别听这村名好听,2000年之前,因为土地贫瘠、交通状况恶劣,凤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多、光棍多、卖血多、偷盗多、外出打工多”的“五多”村,贫穷的小山村戴上了“卖血村”的帽子。

1988年,杨元安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山村的穷困面貌,他急在心里:“打通进村路才会有出路!”修通进山路必须要有桥,杨元安多方奔走,经过协调争取,1991年新滩桥修通了。杨元安立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把公路建设指挥部设在悬崖边的一个岩洞里。“没有喇叭,就用敲锣来指挥;没有炸药,就用钢钎、二锤干;妇女们把中午饭送到了工地上……”杨元安感慨地说。

经过两年苦战,1993年,悬崖边开凿的公路通车了;2004年,建成全县第一条村级水泥路。目前,全村每个村民小组都通了公路,硬化公路15公里,产业路10公里,连户路20公里,形成了“三横两纵”网状互通式交通环线。

山村走出生态种养路

科学布局“三带两区

党建引领新村建设 美丽凤凰入画来

人人心里都有本账,干部干事没有?干得如何?群众都清楚。”杨元安一笔一笔记录着村里的发展历程。

凤凰村巨变,靠的是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发展年轻党员,大胆使用年轻干部,杨元安要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严铁凉从一名致富能手成长为村党支部副书记,蚕桑大户刘中云成为党员、当上了村委会主任,村副主任刘其兵也是杨元安发展的党员。

去年,村级党组织换届时,乡党委应党员和群众诉求,结合地域和发展实际,将凤凰村和邻近的莲花村两个党支部进行整合,组建莲凤联合党支部,杨元安再次当选联合党支部书记。

组织交给我这个担子,我要对得起两个村63名党员、3650多名群众的期盼。我的目标是建成‘家家有小花园,全村是个大花园’的现代新农村。”杨元安信心百倍地说。

路通了,产业如何发展,杨元安着实思考了很久,也请专家来村调研出谋划策,也曾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我们村大多数地方都是页岩土,种蚕桑比较适合。”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了率先发展蚕桑产业,解决吃饭问题。

2007年,凤凰村争取到“东桑西移”项目,当年高标准、规模化定植蚕桑“一步成园”600多亩;几年巩固,目前,全村“一步成园”1500亩,年发种1200多张,农民年收入200万元,养蚕户平收入达1万多元。

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逐渐富裕的凤凰村人有了“底气”。2009年,该村起步发展生态水果产业。目前,全村已形成2000亩河谷林竹经济带、1500亩浅丘蚕桑经济带、1000亩庭园水果经济带和特色养殖区、生猪养殖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