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摆渡人:50℃的铁屋子 进去一次“死”一次

28.07.2014  10:38

50℃的铁屋子里,肖明平稳地掌握着方向。

夏日的码头,南充气温高达38℃,但船老大们依然守在船上。

  昨日达州气温高达37℃,这对于在渠江上干了十多年船老大的肖明来说,高温橙色警报已经见怪不怪。摸着滚烫的舵把,坐在一个不足5平米的驾驶舱里,他要把一船人拉到河的对岸。

  30多度的高温下,摆渡人依旧来回在河的两岸,接送一波波过客。小小的驾驶舱内,50度的高温

  ——“闷烧

  传统生意 月收入不足千元

  今年41岁的肖明是渠江上的一名摆渡人,他从事摆渡这个营生已经有16个年头了,从1998年开始,他每天都撑着船来往与河流之间,送当地居民过河。“过河的人大多数都是去镇上赶集的老人,周末也有一些回家的学生。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家住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的肖明就早早地洗漱完毕,匆匆地吃上几口早饭就出门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早上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他会带上妻子为他准备好的午饭,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他就在码头附近把船停靠下来,吃完午饭就在码头休息。十几年如一日,即使是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也从不懈怠。

  肖明告诉记者:“我们摆渡是按人收费,远点儿的地方是4元钱一个人,近点儿的地方2元或者3元。”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每天都会准时来摆渡,一个月下来,也只有不到1000元的收入。“有些人坐船会借故不付钱,遇到这种也没有办法,还是要载,毕竟都是乡邻。

  温度高升 驾驶室内达50℃

  船停靠在江边,太阳一直烘烤,他只有借着没人的时候,到江边的茶楼躲一下。回到驾驶舱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死了一次。一进船舱就像蒸笼一样,铁船的每一寸都是滚烫的。在驾驶舱,一个不足5平米的小铁屋里,肖明要坐在里面,开动发动机、掌舵。最热的时候,铁质的船舵,能够让手烫出泡来。

  昨日的温度虽然只有37℃,但是船舱里的温度高达50℃左右。把船开到对岸,肖明的衣服通常都会湿一次,接着,风干。“每年都这样,习惯了。

  家中顶梁柱 为了生计撑船

  41岁的肖明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16岁,初中毕业后在达州一家饭店做帮厨,二儿子刚初中毕业,暑期过后就升入高中。“二儿子到了高中后花销就比以前多了。”另外,肖明家里还有年迈的父亲。肖父今年已经71岁了,没有劳动能力,需要肖明赡养。妻子也没有工作,孩子的学费以及全家的生活费都落到他一个人身上。

  “现在客流量比不上从前了,很多人都外出务工去了,坐船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随着农村人口迁移,肖明的收入也越来越少。每年夏季涨洪的时候,政府会征用他的船去防洪救灾。“政府征用船只会有补助,一来做了好事,二来也能减轻下生活压力。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孙小媛 摄影报道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