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搬迁酿产业空心 地震重灾镇汉旺遇转型阵痛
汉旺新镇牌坊前,只有几人走过。﹙汉旺镇党委供图﹚
核心提示
当地人说,汉旺其实遭受了“两次地震”,一是2008年那场大自然的地震;二是2009年东汽(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外迁引发的“经济地震”,汉旺因而冷清。
如何填补东汽搬迁后的产业空心,再造一个繁荣的汉旺,成为这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一号课题。
3月24日,从成绵复线拐下进入德阿公路,远远就看到巨大的路标指示牌:汉旺。
因为地震,汉旺成为一个在人们心中无法绕开的名字。之前,汉旺其实早已远近闻名。全国首批57个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500强……这些荣誉背后的繁荣,不难想象。汉旺镇党委书记陈安红用“不夜城、繁华的地方、人们向往的地方”这些词语来形容曾经的汉旺。
如今的汉旺,重建得漂漂亮亮的新房错落有致,墙壁上绘着年画的新居与绿地相得益彰,却看不到宽阔街道上曾经的车水马龙。记者在汉旺街道上来来回回好几次,都只碰到为数不多的人和车。“汉旺其实遭受了‘两次地震’,一是2008年那场大自然的地震;二是2009年东汽(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外迁引发的‘经济地震’。”陈安红说,汉旺因此失去了产业的发动机,变得冷清下来。
如何填补东汽搬迁后的产业空心,再造一个繁荣的汉旺,成为这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一号课题。
【落差】
冷清的小镇,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还多
3月24日中午12点,汉旺镇“老汉旺冒结子”餐厅内只坐了一桌食客。老板宋志云坐在店外的露天空桌上发呆。
地震前可不是这样。“老汉旺冒结子”在汉旺老镇拥有3个门面,每天中午12点总会食客爆满。“我们离东汽厂很近,走路只要10分钟,12点下班的时候,厂里的职工都涌出来吃饭。”那时,“老汉旺冒结子”所在的一条街都是餐饮业,生意兴隆,直到它们和东汽那些宏伟的厂房一道“倒下”。
在汉旺镇农贸市场,水果摊摊主柳发兰告诉记者,“东汽走了,有稳定收入的人和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老人和失地农民,水果明显不好卖了。”地震前,她曾经卖过一百多元一斤的高档水果,现在基本都卖普通水果。“那时汉旺的农贸市场是全市最繁荣的,也是全市最贵的。”柳发兰旁边的摊主也插话说:“你看现在,市场里,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还多。”
柳发兰的一位“姐们”,原来也是在汉旺卖水果,后来选择了去绵竹摆摊。“她说绵竹人多,东西好卖。”
“震前汉旺镇的个体工商户有1300多户,现在剩下900多户,实际在营业的只有800户左右。”汉旺镇个体工商协会分会长杨德秀说,震后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个体工商户每月营业额不足2万元的可以免交税,即使这样,也恢复不到以前的状态。
没有像样的产业,就留不住人。这是几乎所有汉旺人都能感知到的现实落差。汉旺镇的党政干部也对此深有体会。汉旺镇长杜毕说,“现在,汉旺镇党委政府已勒紧裤腰带,每个人办公领几支笔几张纸都要精打细算。”
数据为证——2007年,汉旺GDP高达37.9亿,2013年只有16.9亿;2007年,拥有企业154家,如今只有45家。
【探索】
工业基因还在,给汉旺装上产业的发动机
“震后三年,绵竹总体经济就已恢复到震前水平,但汉旺至今没有恢复。”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说,给汉旺装上产业的发动机,是当地百姓与政府最期盼的事情。
陈彬认为,虽然东汽走了,但东汽留下的工业文明的基因还在。这种基因既表现在党委政府一班人对重返工业重镇的迫切期盼中,也表现在汉旺老百姓对招商引资的强烈渴望中。
从短期看,东汽走了,留下一个空白,但从长期看,这也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承载平台,让汉旺甚至绵竹有机会重新进行产业选择。
陈安红想过建学校,办工厂,搞产业园,他见过的老板不下一百个,但收效寥寥。陈安红回忆,有的老板来到汉旺,不问落地政策,一开口问的是这里的交通如何,购物怎么样,小孩读书去哪里……“当时汉旺处在交通末梢,产业配套也不够完善,投资吸引力不强。”
转机出现在成绵复线通车,绵竹正式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汉旺承接成都的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2012年12月7日,绵竹市与成都万立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宣布在汉旺镇设立光机电产业城,这是汉旺震后引进的首个重大项目。成都万立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合友介绍,光机电产业城将吸引涉及光学、机械、电子等多行业的企业入驻,为成都、德阳和其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配套。
王合友说:“这是两个二次创业者的惺惺相惜。一方面,由于公司所在的成都,光机电产业的生产制造逐渐向三圈层甚至其他市州转移,万立需要到其他地方二次创业。另一方面,汉旺急需产业落地,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根据规划,光机电产业城将在2020年完全建成,届时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0个,实现年产值200亿。目前,已有12家企业在此落地。
尝试不止于此,目前汉旺镇已相继拍卖了11块商业地块,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其中2处已经建好。此外,魔芋基地、菌类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也已建成。
【未来】
旅游和物流,逐渐清晰的图景
未来可期,汉旺人都这么认为。目前只是转型的阵痛。
底气来源于即将贯通的两条道路——德阿公路和成兰铁路。“以前汉旺在地图上是死角,以后将有机会成为金三角。”陈安红说,汉旺早已开始思考并规划新的机遇。“一个是旅游,一个是物流。”
基于此判断,在大力重塑工业版图的基础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和物流成为汉旺新的选择。
德阿公路贯通后,从汉旺到茂县只有50公里,大部分由高架桥与隧道组成。“汉旺将成为九寨环线上最便捷的节点,进而成为旅游、物资和人员的集散地。”
成兰铁路同样对汉旺意义重大。“成兰铁路的规划里,汉旺辖区内将建一个大型货运站。”陈安红透露,届时,汉旺将成为通达成都、阿坝和中国西北的交通枢纽,物流潜力不容小视。
另一个利好来自筹备中的德阿工业园。1月21日,德阳市政府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设德阳―阿坝产业园区,园区建成后,将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加工、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陈彬透露,园区初步选址在汉旺镇和拱星镇区域内。
杜毕说,最近来了好几批考察项目的人。特别是成都的家具产业集群想抱团过来。“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我们把这个产业放到什么位置,才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想发展旅游的汉旺来讲,环境承载能力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对整个汉旺来说,几年摸爬滚打后,未来图景正在逐渐变得清晰。
2014年,在东汽离开的第五个年头,汉旺悄然转身。□肖丰伟 记者 李秋怡 王域西
记者手记
有人的地方才有城镇化
□肖丰伟本报记者 李秋怡王域西
到过汉旺的人,都说汉旺重建得漂亮,平整的沥青路、兼容江苏和川西风格的建筑、完善的基础设施……其现代化程度媲美城市,还透出田园风情。可惜,这么美的小镇少了些人气。
作为全国57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汉旺的辉煌与落寞,以及如今艰难的二次起步为我们研究中国小城镇的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本:产业兴,则城市兴。有人的地方才有城镇化,而人必须由产业来聚集。
采访过程中,汉旺镇个体工商协会分会长杨德秀和“老汉旺冒结子”店老板宋志云都提到:年轻人都走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和低保户,没有生机和消费力。这是许多小镇面临的尴尬:没有合适的产业,没有工作机会,自然就留不住人。
诚然,与规模较大的城市相比,小城镇的资源吸附力偏弱,不容易聚集大规模的人才、产业、配套。但作为大中城市的有机补充,它在避免城市无序扩张,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等方面其实大有可为。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小城镇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独特的资源禀赋、独特的文化,在城镇化的道路上,不一样的小城镇怎样别样精彩,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