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移民搬迁下高山发展旅游建幸福羊茸村

03.04.2014  11:33

(通讯员 施芝川)顺着国道347线从阿坝州黑水县城往雅克夏雪山前行18公里,在河对岸青山绿树掩映处,一大片平整的土地上,有41幢藏式小别墅正在兴建。这就是黑水县羊茸村整村搬迁安置点,一处集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移民新村。

 

羊茸村是黑水县奶子沟80里彩林核心地带,前靠达古冰山景区,后依红原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昨日,笔者来到羊茸村,感受到这个移民搬迁村发生的喜人变化——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幸福藏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政策扶持整村移民搬迁

 

原来的羊茸村是散落在高半山上的半农半牧村,全村46户192人,从国道347线到村子里步行需要1个多小时。5.12地震后在吉林省的倾情援助下,通村水泥路也修到了老羊茸村的家家户户门口。然而,后来的余震不断导致了该村山体裂缝,饮水枯竭。为了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黑水县委、县政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扶持资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羊茸村进行了整村搬迁。

 

政府给我们搬迁户每人直补了2400块钱的,另外,还请了设计专家,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为我们修桥,解决饮水,治理自然灾害……前前后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说起政府的扶持,村会计班玛满是感激。

 

据了解,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不破坏彩林,阿坝州建筑设计院为村民设计了A、B、C、D四种户型的房屋供村民选择,最大的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260平方米。鉴于建筑面积大,投入资金巨大,政府和羊茸村村两委还为每家每户担保贷款了10万块钱,支持老百姓建设新家园,发展旅游。

 

手拉手共建美好家园

 

走进村民三郎的新家,笔者看到,一栋漂亮的三层藏式雕花小洋楼,熠熠生辉、装修精致。说起现在的生活,三郎津津乐道,他告诉笔者:“我们家选择了B型的房屋,风貌已改造,马上就要对内部进行装修了,我自己已经投入了20多万元,除了政府的扶持外,亲戚也主动的借钱支援我修这个房子搞旅游。

 

据了解,羊茸村由3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的老百姓聚集在一起,整体搬迁到奶子沟彩林带的安置点。为了发展旅游产业,村民们自觉携手,一起建设新的美好家园。不管是房屋的建设、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是生产劳动,村上的老百姓都“齐上阵”,而且不计酬劳,不分彼此。

 

我们村搞生产发展,基本上都是集体经济,大家共同富裕。既然是整村搬迁,那全村肯定要齐心协力,才能把家园建设起来、建设好。”村长三郎俄木如是说。

 

村民在建设新家园的同时,也不荒废高山上的土地。村两委动员了全村的百姓在山上的耕地里种满了秦艽、大黄等道地中药材,为以后的增收打下了基础。

 

笔者时常在想,一个整村的老百姓如此团结奋进,何愁羊茸新村建设不成,也难怪这个村被阿坝州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新村”。

 

吃“旅游饭”前景美好

 

一街一景、房掩树间、树藏楼间,加上各种花草的点缀,这就是三月的羊茸新村展现出的面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经营是羊茸村发展旅游的统一模式。

 

为了做好旅游开发,黑水县相关部门做足了“功课”,羊茸村的干部还带领全村的老百姓外出实地参观学习,他们去丹巴,到理县,考察借鉴省内知名藏寨羌堡发展旅游的经验。针对村民没有从事旅游经营经验的实际,羊茸村还考虑聘请旅游管理经理公司来统一管理这些藏式小楼,并通过村民参与的方式,让大家都能从旅游开发中得到经验和实实在在的效益。

 

我参加了烹饪培训,学习了藏餐及其他一些家常菜的制作,现在厨艺有不少长进。”村民王郎说起烹饪培训,意犹未尽。

 

笔者了解到,今年金秋十月,彩林斑斓的时候,羊茸新村就要开寨营业。如今的羊茸人,已经做好了搞旅游的各项准备。他们除了邀请了知名厨师培训烹饪技术,系统学习培训旅游接待礼仪外,还成立了本地文艺表演队,准备把游客们的夜间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我们费尽心思把老百姓搬下来,虽然前期的投入很大,甚至一些老百姓欠了账,但是,老百姓的建设积极性很高,因为大家都知道,苦尽甘来,离吃上‘旅游饭’好日子就不远了。”驻村副乡长银忠扎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