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95%以上的农村重建户“搬新家、过新年”

16.10.2014  11:05

8月初,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暨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议提出,我市今年年底重建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要实现“双过半”;农房重建全面完成、城房重建完成30%;到明年7月20日,重建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均超过75%。芦山县是“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该县在灾后重建中紧扣时间节点,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高效、高水平完成。

 

目标任务:

 

年底前实现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双过半

 

灾后重建中,芦山县将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散户重建和40个新村聚居点建设,确保95%以上的农村重建户“搬新家、过新年”。同时,强化城房重建工作措施,确保今年10月底前所有城房自建房开工建设,年底前主体竣工,明年4月20日前全面完工。

 

今年年底前,芦山县将累计完工项目214个,完工率达到58.3%,完成投资70.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58.4%。

 

项目进展:

 

农房重建完工率达90%以上 城房重建进度加快

 

截至10月8日,芦山县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实施项目374个,除两个国外贷款项目外,全部开工,完工133个、完成投资59.05亿元。

 

城乡住房重建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截至10月8日,芦山县13171户农村重建户中,已完工11867户,完工率90.1%,入住7894户,入住率59.9%;40个新村聚居点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城房重建户5678户主体完工803户,完工率14.14%;幸福首座、平安路、乐家坝、新芦中4处安居房建设进度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10月8日,芦山县25个城镇体系及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4个,完成投资5.8亿元。国道318线、国道351线及连接线、邛芦路、灵宝路经济干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沿江路左岸工程基本贯通,年底前完成油路铺设,明年4月20日前全面完成道路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能源、通讯、水利、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截至10月8日,芦山县165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全部开工,完工69个,完工率42%,完成投资5.3亿元,投资完成率48%。57个教育灾后重建项目、15个医疗卫生类项目、37个社会管理类项目进度加快,已完工教育类项目26个、卫生类项目6个。

 

推进机制:

 

一个重要工程、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主体责任

 

围绕省、市重建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芦山县严格实行一个重要工程、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主体责任的“五个一”推进机制。

 

该县围绕“1328”(一线三镇两园八村)重建提升方案,贯彻落实“规划设计总负责,建筑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总管理,规划建设总督查,组织领导总指挥”的“五个总”措施,倾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整体水平的“重点、看点、亮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提升灾后重建整体效果。

 

严肃重建作风,是高效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抓手。芦山县以落实“两个责任”、“两个意见”为重点,建立健全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具体管用的制度办法。大力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止懒治庸”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同时,芦山县继续深化走基层活动,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教育实践活动和深化“四个一”专题“走基层”活动有机结合,促进灾后重建。

 

采访后记

 

围绕时间节点 掀起重建新高潮

 

市委提出重建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既是推进灾后重建项目进度的“催化剂”,也是提升党员干部群众重建积极性的“强心针”。自今年8月以来,芦山县继续坚持民生优先的重建原则,突出重建重点,优化重建理念,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掀起又一轮新高潮:城镇住房重建户协议签订率不断攀升,城房重建难题得以破解。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搬进重建后的新家。飞仙—县城—龙门沿线规划带、汉姜古城、产业集中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凝聚起灾后重建的“正能量”。 (雅安日报 记者 卫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