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又搞出一项对华法案 这些美国政客太low
原标题:[解局]又搞出一项对华法案,这些美国政客太low
最近,美国又搞出了一项重磅“对华战略竞争法案”。该法案长达280多页。
美国参议院号称,“将动员美国所有战略、经济及外交工具抗衡中国日益崛起的全球力量”“法案代表了前所未有的两党合作”。国际分析人士也认为,要研究未来几十年的中美竞争,这是“不可或缺的集成性参考文件”。该法案未来仍需经美国国会两院审议修改及总统批准。
这份文件到底说了什么?
一
4月初,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两名参议员首提“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以“确保美国可在未来数十年内,与中国展开全方位的国家及国际力量有效竞争”。
从内容上看,该法案涵盖美国外交战略制订、价值观输出、科技创新、经贸保护、军力提升、基础建设、盟友关系、战略安全等,针对的战略竞争对象只有一个:中国。
例如,在外交战略方面,法案提出,要重塑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加强对印太地区的安全援助,“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中东、北极以及大洋洲全线应对中国挑战”,这跟此前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收缩”完全不同;
在经贸及技术领域,要“在科技领域重点帮助美国公司获得稳定可靠的全球供应链”“全面摆脱在稀土、电池、医药等领域对中国的依赖”,进一步追踪“美国市场中的中国公司”及“知识产权侵犯者”,以针对中国“掠夺性的国际经济行为”。后两者是上届政府就在搞的,摆脱稀土、电池、医药三领域的依赖性则属本次法案的新提法;
在盟友关系方面,法案提出强化“印太盟友”“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和“美台关系”,其中美台关系被称为“美国印太战略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鼓吹“美台官员互动不应受到限制”,甚至连“台湾的不对称防卫战略、防卫费用”美方也要支持,目的是为美国在台海搞事情提供更多法理依据;
在价值观输出方面,法案则要求美国插手香港、新疆等地区事务,授权一系列“人权和公民社会”措施,这些美国已经在做了;
至于军力提升这部分,法案要求加强与盟国协调合作,共享中国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常规力量、核、空间及网络空间等战略领域的一切信息,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军事扩张”。
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告诉岛妹,上届政府期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提出过“战略法案”。如今民主党牵头重提,一是延续过去4年对华战略竞争趋势,回应中美两国实力对比变化;二是近年来,国会在对华事务上的主导性日益增强,面对“更熟悉华盛顿规则”的美国现任政府,要抢先一步设置议程。
在刁大明看来,相比白宫,国会在对华事务态度上更强硬、更露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介绍,之前特朗普上任后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了针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的法案,将这些国家设定为“敌国”,并要求政府制裁。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国会的传统建制派精英限制总统外交权力的做法。
苏晓晖说,这次对华法案也类似,可以视为国会在对外政策制订上对美国现任政府施加影响之举。法案通过的时机,也正是现任政府对华政策评估和成型之际。可以说,政府处理中美关系时涉及合作、管控、对话、斗争等复杂层面,但国会试图“压倒性地使中美关系走向负面”。
渲染竞争、遏制甚至敌对气氛,是该法案的核心意图。
三
对于280多页法案的“超大体量”,苏晓晖认为,本次法案将大量涉华负面议题整合集纳,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美国两党日趋一致的涉华立场,预计将在政策、舆论层面产生较强势能。
在刁大明看来,该法案几乎无所不包,“可以说是一个跨议题联动、全政府联动的全面法案。比如,此后如果美国要跟中国进行基建竞争,外交、商务、交通、能源、国际开发署等各个美政府部门都会卷入。”
至于法案提出的具体措施及目标,刁大明认为新意不多。他认为,最值得警惕之处在于法案有意将“意识形态/价值观因素”视作涉华问题支点。
“上届美国政府倾向于拿‘泛安全化’说事,而本次法案在提及供应链重组、技术竞争、基建竞争甚至美台关系时,均以意识形态驱动。比如,法案试图将台湾塑造为区别于中国大陆的‘价值观典范’,这种意识形态划界非常危险,会把‘中国威胁论’渲染得更严重。”刁大明说。
苏晓晖认为,这份法案一旦通过,会让美国行政部门有更大操作空间,比如更灵活地打“台湾牌”;行政部门的一些现存战略也可能与法案中的有关内容形成合力。这些影响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显现。
刁大明称,对法案中符合美国国内诉求的部分(经贸及技术竞争、基建竞争、网络安全等),行政部门可能照单全收,但同时要考虑这样做是否会卷入“成本失控”的全面对抗。
对于美方近段时间表现出的“战略思维”,中方表态已十分清楚:中方致力于同美方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即便某些领域两国存在竞争,也应是公平公正、遵守规则的良性、有序竞争。而这份法案企图把中美关系引向完全对抗的方向,可谓用心险恶,也说明有些美国政客实在太low。
文/点苍居士、云中歌
点击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