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产业要致富 党员干部“带头闯”

03.07.2015  11:01

        基层声音
●“从穷山沟变成小康村,大冲村这些年的发展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如果不是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闯事业,我现在还是个穷光蛋。”●“我代表村党组织为村民服务,我这把老骨头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事解决好。
支部经验
●支部带头深挖产业潜力,领导群众增收致富●党员干部必须心里装着群众,多换位思考●任何时间都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脚步

□记者 刘鑫
    在威远县向义镇,有这么一个小村落:早些年,这里不通路、无通讯、更没有什么致富产业,是出名的“光棍村”、“落后村”。如今,这里水泥路入户率100%、光纤入户率95.2%……全村有摩托车212辆,20余户农民购买了小轿车,99.6%的农户用上了彩电,90%的家庭购买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村集体收入达14万元,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4600元。
    这里,就是位于省道207线贡威路旁的大冲村。该村辖14个村民小组,538户1705人,耕地面积1638亩;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科普示范先进单位”等荣誉。
带头引领让农民富起来
    “如果不是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闯事业,我现在还是个穷光蛋。”7月1日,提起大冲村党支部,村民陈海军竖起拇指介绍:2000年以前,他们三兄弟和父母还挤在几间破旧的土墙房子内,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在村党支部的帮扶下,他先后种植大头菜10多亩,而且他们三兄弟都盖上了大楼房。
    陈海军的脱贫致富,是大冲村党支部深挖传统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缩影之一。从1999年开始,村党支部就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针对之前大头菜零星种植等问题,请专家、育品种、提亩产,塑品牌……如今,大冲村培育出了品质优、产量高、色泽好的“香型大头菜”新品种系列,亩产由1000公斤增加到4000公斤,售价比普通大头菜高出三四成,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4000多元。
    如今,大冲村有几十人的营销队伍长期活跃在重庆、成都、广州等地。在销售旺季,全村每天有多达90吨的大头菜销往广州等地。同时,为把产品做大做强,村支部组织成立了“威远县大头菜协会”和“威远县婆城大头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了“向义”大头菜品牌;建成了“威龙咸杂加工厂”、“金川玉龙须食品加工厂”和“大冲村农副食品加工厂”三个大头菜龙头加工企业,实现了“市场+基地+龙头+农户”的生产模式。
真心为民支部是群众依靠
    让老百姓富起来,是村党支部创新求变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用一个又一个行动温暖村民的心。
    村民詹万丰是一个残疾的孤寡老人,没有住房。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动员党员群众献爱心,为詹大爷修建两间共计60平方米的土木房,还给他添置了床、被盖、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村上每月还按时给他送去大米、油等,让他住有所居、吃有所粮。
    2014年5月12日,远在昆明建筑工地打工的村民林淑英,意外从四楼跌落,不幸身亡。当日下午2点,村支部得知消息后,马上决定派村支书吴金容前往昆明抚慰家属、处理善后事宜。当晚10点,60岁的老支书吴金容就赶到昆明,见到了孤独无助的林淑英亲属,连夜与建筑单位协商赔偿问题。最终,建筑单位的董事长被吴金容的精神所打动,他说:“吴大姐,我从事建筑行业3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你这么认真负责的村干部,我们愿意积极配合安顿逝者后事。”三天后,相关承诺兑现到位。
转型创新谋划发展新篇章
    在新常态下,如何让村民的经济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又成为大冲村党支部如今新的追求。
    吴金容,天天提着笔记本电脑,研究琢磨网络知识;61岁的村主任李先明,天天加班学习,硬是学会了使用电脑……促进党员干部们勤学电脑,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让村里的大头菜等蔬菜打开更广的销路,村党支部决定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让村里的大头菜“触电”上网。
    如今,大冲村有了农村淘宝店,还注册了“四川扬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积极与天虎云商公司合作,力求在轰轰烈烈的农村电商市场闯开一条大道。同时,村党支部还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决定继续推进大头菜深加工产业,扩大大棚蔬菜种植规划、大力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业;推进大头菜品牌化、礼品化,提升大头菜的附加值……
    “要争取在2015年,全村大棚蔬菜种植规模要翻番,达到300亩,让村民的收入大幅增长。”吴金容介绍说,从穷山沟变成小康村,大冲村这些年的发展带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接下来,我们将大力发展年轻党员,积极培养、充实党支部的年轻力量,为大冲村村民谋划更长远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