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揽趣】南怀瑾抗战时曾到自流井  著书撰文多提及当时情

17.06.2016  05:27

    四川在线消息(钟永新 四川日报记者 黄泽君 整理)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在抗战期间到访自贡自流井,拜会李宗吾,观盐井风物,并在著作中多有提及,可视为一段蜀中人文掌故。

抗战爆发后,南怀瑾辗转入川,在成都少城公园结识李宗吾,成为忘年之交。后南怀瑾来到自流井,因无盘缠,故前往拜访李宗吾,受到李宗吾热情款待。南怀瑾一直深谢李宗吾的帮助,故曾专门写文《李宗吾与厚黑学》以示纪念。文中提到“李宗吾是四川人,自称厚黑教主。所谓厚黑,脸厚皮(注:应为心)黑也。我同李宗吾还有一段因缘,在我的印象里,李宗吾一点也不厚黑,可以说还很厚道。”

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里描述,“我到过四川自流井,烧盐巴的那些火都是瓦斯,用瓦片一盖就把它盖住了,把瓦片拿开,火就忽然出来,就可以烧盐了。这种地下阴火,等于我们瓦斯一样。这个瓦斯如果没有燃烧,手放下去感觉是冰的,这个手都要麻痹半天。”并以此为例论述“阳火、阴火、真火”之别,可见南怀瑾观看过自贡盐场奇观“火井”,并将此引申到道学上,可谓妙用。

在《太极拳与道功》一书中,南怀瑾写:“该二铜人经历代传至民国时,仅余一个,我曾在自流井看到过,东瀛日本曾有相当研究,近年台湾也已有仿制。”这段话里所提的铜人其实是中国医学上的重要医具,又名针灸穴位铜人,这是一种由中国古代汉族医学家发明的、用青铜浇铸而成供针灸教学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南怀瑾先生当时在自流井所见铜人不知何时传入自流井,又存于何处,现又在何方,已成一桩历史“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