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援藏格局 成都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0县
成都市成华区创新援助理念,用8000万元政府援建资金,撬动川旅集团等投入近20亿元参与丹巴县旅游发展;龙泉驿区帮助甘孜县成立“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帮助融资2亿元,实施代建项目15个……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安排,成都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两年来,成都通过构建全方位援藏格局,助推藏区发展实现新跨越。据悉,目前全市确定5年援藏项目297个,计划投入资金12.52亿元,开工项目达253个,完工113个。
推动产业援助项目化
8000万撬动20亿投资
据了解,成都坚持“输血”援藏的同时,注重借助市场化手段“造血”兴藏,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四方共赢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帮助成立了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基地25个。”市援藏办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举例,成华区以打造“甲居藏寨”为突破口,用8000万元政府援建资金,撬动川旅集团等投入近20亿元,参与丹巴县旅游发展,帮助做强做大生态旅游产业。
此外,坚持把援助项目实施与帮助藏区群众就业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援藏过程中,探索建立“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培训引导、补贴增收”四位一体就业增收长效机制。据统计,两年来实施的对口援藏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2万人次,促进人均增收2000余元。
引导社会资金援助
帮助招商引进101个项目
“援藏资金方面,按照10个区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6.54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列入预算。”市援藏办有关负责人说。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资金“保基本、兜底线”作用,探索“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金参与、自我融资补充”的资金援藏模式,我市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援助,多方推动社会参与,同样取得了重大成果。
据悉,锦江区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唐卡和雪域俄色茶产业发展;龙泉驿区帮助甘孜县成立“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帮助融资2亿元,实施代建项目15个,项目资金总额1.54亿元。两年来,还组织专家学者、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举办决策咨询会、项目招商会、产品推介会18场次,帮助受援方招商引进项目101个,达成意向投资32.59亿元,到位资金1.03亿元。
实施多层次智力援藏
培训干部人才1.68万人次
除了项目援藏与资金援藏,打造一批在藏区生根发芽的人才队伍也很重要。成都市为此实施了多层次智力援助。“根据藏区阶段性和专业性工作需要,派出短期临时性援藏人才150批次1382人次。”市援藏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藏区人才对口培训提升工程,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06期,培训藏区干部人才1.68万人次。同时,组织藏区干部人才来蓉参加培训48批次、1580人次,帮助受援方培养了一批在藏区生根发芽的人才队伍。
○链接
锦江:分批分期开展人才培训
记者从锦江区委统战部获悉,为切实加强炉霍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炉霍县2012—2016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按照适应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心工作的要求,锦江区决定从2013年至2016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分批分期对炉霍县县级领导、乡镇部门负责人、副科级以下干部、村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计划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312人次。
截至目前,锦江区已先后9次在炉霍举办教育、卫生、科技等业务培训,7次在锦江区举办对县乡(镇)村干部及寺庙僧人的培训,共培养1223人次。此外,锦江区按照每名援藏干部传帮带3—5名藏区干部的原则,40名援藏干部与炉霍县150余名藏区干部结对子。
郫县:与道孚县“14+22”结对帮扶
记者从郫县县委统战部获悉,2012年8月11日,郫县新民场镇人民政府一行5人,抵达道孚县七美乡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拉开了郫县14个镇结对帮扶道孚县22个乡镇的序幕。郫县与道孚县结对帮扶活动将深入开展,并逐步形成“14+22”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据悉,到达七美乡后,双方签订了《郫县新民场镇与道孚县七美乡结对帮扶协议书》,达成了双方在产业扶持、资金(物资)支持、扶贫帮困、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对口帮扶协议,初步形成一套镇乡之间“1+1”结对帮扶机制。(记者 董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