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安哥拉 四川医生在枪声中收治病人

13.05.2014  16:31
援助安哥拉 四川医生在枪声中收治病人 来源: 华西都市报 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看望并慰问中国援安医疗队工作人员。新华社发   
  5月8日,李克强总理看望中国援安医疗队,11名队员均来自四川
医者·来自四川
非洲安哥拉救死扶伤
  在非洲安哥拉,有一支四川人组成的队伍,当地人眼中,他们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他们就是援助安哥拉医疗队第三队的11名队员,全部来自我省各省级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马玉奎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2013年12月5日,马玉奎和药剂科阳浩药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医生昌涛等11名医生组成的四川省援助安哥拉医疗队第三队,从成都出发飞往安哥拉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在非洲的半年,他们经历过困难,也得到过当地人赞许。5月12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上他们,进行了一次专访。
任务
第三批援安医疗队 11个四川人结伴
  去年12月8日,四川医生版“十一罗汉”到了安哥拉。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特殊的送旧迎新招待会。
  “我们感谢此前援安医疗队为推动安哥拉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中安友谊所做的贡献。”在会上,使馆临时代办李翀、经济商务参赞夏晓玲在一句感谢后,宣布了新老队员的具体交接工作。
  根据中安两国2013年10月24日签署的《关于中国派遣第三期医疗队赴安哥拉工作的议定书》,第三批援助安哥拉医疗队将在安哥拉罗安达省总医院工作,与安哥拉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医疗工作,并通过医疗实践交流经验,为期两年。
工作
医疗仪器简陋 枪声伴随夜间急诊
  这支援外医疗队工作在安哥拉罗安达省的Camama区,受援医院虽然属于省级医院,但条件非常简陋。
  “我所在医院的骨科、外科等科室,医务人员全由中国医生组成,但一些设备、仪器却完全跟不上。”马玉奎说,医疗队到来后,迅速克服种种困难,成为医院重要力量,并经常和当地医生相互交流,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工作上的困难,当地的治安条件还非常差。“就算要购买日用品,大伙也是利用白天时间,三五成群地一起出去。”马玉奎说,在夜间急诊时经常伴随着枪声,他们也收治了不少枪伤急诊病人。
生活
鸡腿管够蔬菜难求 曾停水一星期
  生活物资的匮乏,也经常困扰着大家。每天吃的除了烤鸡腿,就是炸鸡腿。“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安哥拉同样面临缺水的难题,蔬菜生长困难,主要食物就是肉类。”一名医疗队队员说,为了能够补充到维生素,在出发前,他们还特意带了一些空心菜、辣椒、豆角等蔬菜种子,但因为水分不足,这些作物的长势欠佳,他们一周才能采摘一次。
  停水停电也是常有的事。到达安哥拉后,他们曾面临过停水一个星期的情况。尽管条件艰苦,但医疗队员们仍然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参加援外医疗队,能够代表国家在国外救死扶伤,感到非常光荣。
华西医院援外
30年派出医生36人次
  中国于1963年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目前在40多个非洲国家派有医疗队。中国医疗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有几百名医疗队员获得所在国元首授予的各种荣誉。
  据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1976年第一次接到派遣援外医疗队员的任务开始,30多年来多次承担援外医疗工作任务,共计已派出医疗技术骨干15批36人次,分赴莫桑比克、阿联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家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在派出批次与派出总人次方面名列全省医疗单位前茅。
  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
新闻回放
  5月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看望并慰问中国援安医疗队工作人员。
  中国于1963年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目前在40多个非洲国家派有医疗队。
  自2009年以来,已有三批中国医疗队赴安哥拉进行医疗援助。这支来自四川的医疗队已在安哥拉工作了五个月。
  李克强称赞医疗队员,虽然没有穿白大褂,但从事的是天使般的工作,并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工作是否顺利。队员们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当地翻译的帮助,我们还是可以了解清楚患者的情况,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
  李克强赞许道,你们说得很好,耐心最重要的是心字,虽然语言沟通有困难,但是心是可以交流的,用心灵感受对方的疾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情谊。你们用精湛的技艺救死扶伤,工作很辛苦,但很崇高,对你们的人生来说也是难得的经历和财富。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