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讲堂”明日举行 快来提问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的那点关系

28.09.2015  10:30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杨丹)近两年来,随着呼气试验的出现,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中常常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这一项,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于是,一个曾经陌生的医学专用名词,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个和肠胃有着密切关系的细菌,常常让许多人心里七上八下:“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怎么才能杀死这些菌?不立即根治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胡兵教授表示:不建议所有人为了预防胃癌去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查出来是阳性不意味着一定要根治,也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两者有一定关系,但没有必然性。”

9月29日下午4:00,胡兵教授将做客四川在线“名医讲堂”,和大家聊聊“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的那点关系”。

2013年,幽门螺旋杆菌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左二)参观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时,与胡兵教授(左一)合影

专家: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

胡兵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他从90年代就开始研究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胡兵教授告诉记者:幽门螺旋杆菌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发现。“以前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必须用胃镜取胃组织做活解,近2年来,随着呼气试验的出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变得简单起来,很多单位的体检项目里面增加了这一项,还有人专门跑到消化内镜中心指定做这个检查。”

胡兵教授说,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目前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此外,幽门螺杆菌也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就是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幽门螺旋杆菌不是终身免疫,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疫苗全世界正在研制中,还没有形成产品。”

至于大家非常关心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认为两者是有关联的。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胡兵教授告诉四川在线记者: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出阳性但又没有症状的人,治疗与不治在医生中也分为2派:一派认为应该提前干预,一派认为不用治疗,“我个人倾向后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只要没有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建议不治疗。因为一旦采取治疗手段,就要使用多种抗生素,还未必能全部消灭,抗生素用多了,人会产生抗药性,又只得换药,这种提前干预,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