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看产业车头的续航力

28.02.2015  23:06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四川着力培育“产业尖子”,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2014年我省将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五大产业,确定为重点突破、率先发展的高端成长型产业。

本期咨文,我们邀请三位专家解析:如何使“产业尖子”更具有活力和带动性;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如何摆正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位置;同时,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速度、节奏如何把握,在扎实推进与快速上规模之间,该如何平衡。

政府划出大圈子让企业“跑马决胜负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陆铭

【核心观点】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除了政府的重视,发展新型产业更应凸显市场的作用。政府支持的产业,可以划出大圈子,但要避免后期过细的产业干预。

四川选择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总体上与我国产业格局相符,并且体现出四川自身产业优势。谈到政府力推某些产业,我首先想到的是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才能各司其职发挥最佳效果。

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应该有非常严格的条件。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都曾主导推动产业发展,但推动的是较为宽泛的产业概念而非具体产品。

比如政府倡导新能源,这是划出了一个大圈子,包括风能、核电在内的符合新能源的相关产品究竟谁能胜出,谁最终能成为集群产业的领头羊,则交由市场充分选择。如政府一开始就将产业范围压缩得越窄,则容易限制市场发挥作用,扭曲资源配置,可能违背发展产业的初衷。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也基本是划定了发展大圈子,但要避免后期过细的产业干预。

对政府支持的产业,地方政府往往会给予企业优惠的地价、贷款等诸多扶持,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只补贴扶持,不重视对该企业研发能力的考核,就算产品制造出来,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那也缺乏长久竞争力,而且很有可能是低效率的,很有可能滋生腐败。政府可以给予企业短期补贴,但要建立退出机制。此时,政府扮演的角色很像创业投资。同样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比如在起步阶段补贴十个项目,其中有两三个成功就行,对于失败的项目立即停掉补贴,这里体现的是市场淘汰机制。拥有退出机制的政府补贴最有可能成功。

回顾这30年发展,真正在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民营企业的力量,其活力非常足。因此,政府给扶持政策应该是普惠的,不要针对具体企业或个人,而要面向某产业包括民企在内的所有企业或消费主体,要让国企、大企业、中小企业充分竞争。扶持在这里,能者就来拿。

另外,从经济发展的时间维度看,产业必定会逐渐升级换代。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据我观察,全国各地都在发展,然而各地的成本和技术优势肯定不同,产品必定有竞争。如若事先不对整个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该产业不仅对地方带动力有限,甚至会成为“沉疴”。兼顾自身的产业优势,四川着力发展的产业要注重嵌入全国甚至全球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