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进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户有信心

12.12.2013  10:35

 

扶贫帮扶让许多农户靠种养殖走上致富路。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孙谋 摄

  “养有10多头母猪,50多头小猪,100多只肉鸡,期盼着早日出栏……”12月3日,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新村养殖户韩强光乐呵呵地说,今年多亏了政府部门的帮扶,让他外出打工将近10年后,如今终于有信心返乡发展养殖。

据悉,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完成全省6万人口的减贫任务列为省政府“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各市县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减贫工作进展顺利。

政府出钱给农户建鸡舍

挨家挨户都养100多只鸡

  韩强光是美兰区三江镇新村的一位农户,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如今养殖有10多头母猪,50多头肉猪,100多只肉鸡……这样的规模一年下来的收入,在他的眼里,足以解决全家人全年的生活花销。

  “我外出打工了10年,都是帮人养猪,很想自己养殖,就是苦于本钱不足。”韩强光说,当得知政府部门对农户进行帮扶后,他改造了自家的猪栏,获得政府的一定补贴。今年,政府部门根据群众增收的意愿,帮村里农户每家建设起100多平方米的鸡舍,村民不用花一分钱。

  鸡舍建设好后,韩强光养殖100多只肉鸡,每只有2斤多重,预计在春节前可以出栏。“上个月刚刚卖了一批猪,一共挣了5千多元。”韩强光说,市场行情好,农户就挣得多,希望春节前,自己能挣一大笔。

  据新村村民小组组长韩明畴介绍,通过政府部门的帮扶,村里6户农户都各自养殖100多只肉鸡,各自的鸡舍都是政府出钱帮盖的。今年来,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户的脱贫,先后多次上门倾听百姓心声,鼓励农户发展生产实现增收。

村里农户以前的经济来源大多靠种植水稻和冬季瓜菜,但规模都很小,没挣几个钱。”韩明畴说,如今的农户专心发展养殖,随着规模的逐步增大,收入也将越来越明显。

海南省推进扶贫开发

将使6万人脱贫

  “推进扶贫开发。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展扶贫培训和联手扶贫等工作,使6万人脱贫。”……这是省政府“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记者从省扶贫办获悉,海南省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各市县减贫工作进展顺利。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坚持把减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当做一件大事。

  据统计,仅2013年,全省由扶贫部门扶持的每年开割的橡胶30.6万株以上,开摘的槟榔40万株以上,预计这两项产业将为2.4万农民实现增收脱贫。此外,经过实用技术培训和雨露计划培训,预计今年将为全省实现贫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0.6万人,为1.2万人实现增收脱贫。

  家住陵水提蒙沟尾村的农户王亚宁,种植有2千棵的槟榔,养殖有10头肉猪。说到政府的帮扶,他感触颇深。“危房改造时,政府支持了3万块砖头的钱,一共是7千多元。”王亚宁说,此前全家6口人挤在2间窄窄的破败瓦房内,今年盖新房,多亏了政府的帮扶。“有地方居住了,才更加安下心来增收致富。”他说,目前家里的水稻也种植有3亩多。

  9月10日至19日,省扶贫办派出6个督导组对各市县进行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各市县采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重点产业扶持、加快劳动力转移等办法,科学精心设置项目,力求为贫困农户建立长期可靠的收入来源,增加贫困户收入,使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

  可圈可点的是,定安县在贫困人口较多的水冲坡村委会投入近9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3200多名农户发展种养;保亭县每年在比较贫困的保城、加茂、什铃三镇分别投入250万元以上,扶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设置种养扶贫项目、开展劳务培训,减贫效果明显;陵水今年投入650万元在英州、文罗、本号、提蒙4个乡镇重点发展热带作物和水产养殖,覆盖3278户、19668人,取得了较好的减贫效果。(记者 徐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