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隆昌扎实推进产改,增强农村活力成效突显

26.01.2016  18:58

  一是党政重视,强化组织。县委、县府成立了产改领导组,部门、镇(街)设立了产改办,抽选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同志负责确权登记工作,确保确权登记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制订方案,明确目标。产改自2013年起,分3年实施,于2015年12月完成。部门、镇(街)制定产改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步骤、工作措施和处理办法。三是精心筹备,规范程序。组织镇、村、社干部调查摸底,对产改资料、证书实行“一户一袋”管理,按照“三会同、三到场”办法,科学选择测绘队伍,确保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四个一”宣传活动,广泛发动群众支持并参与改革。通过“多元培训”,提升了县、镇、村、社及测绘单位业务能力。四是严格政策,执行有力。严格执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及政策,严格规程要求规范操作,切实保证了“两个不变”(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变,保持承包地块和四至界线不变),“三个不得”(不得借机打乱原承包关系重新调整,不得非法收回农民承包地,不得加重农民负担、借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五是化解矛盾,稳妥推进。各镇(街)的产改都分批次、分进度、分阶段推进,坚持先解决矛盾纠纷,后登记的原则,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暂缓登记,对人地矛盾特别突出的个别村社经反复宣传国家政策,多次会商,与乡镇、村社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后再按要求进行确权,稳妥推进。六是着重督查,保障质量。指导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地对镇(街)、测绘作业单位推进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定期召开联席会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保障确权登记工作质量。

  我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确权颁证,为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基础。截止2015年12月,全县19个镇(街)396个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确权登记率为96.97%,实测确权登记农户144827户,实测地块1896316块,实测承包地面积614136.79亩,占二调国土耕地面积的90.8%,较2008年二轮承包换证面积增加23.63万亩,增加幅度为62.54%。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了农民清晰、完整的财产权利。二是积极探索改革成果运用,为促进农业发展创造经验。(1)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成立农村产权交易隆昌分中心,引导农户有序规范流转土地,推进“本本”变“本钱”。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1.83万亩,通过县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流转土地18宗,涉及面积3100亩。(2)推广“三化”模式。在古宇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诚隆粮油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三化”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发展股份合作,让农民获得土地分红、集体收益和务工收入,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3)探索“大农庄、小农户”模式。在龙市镇大牌坊村,以测实测准土地面积、农民自愿为基础,引进工商资本,整体流转土地100亩,以15亩为1个单元建设现代农庄,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立体生态农业,并以此为中心打造“龙市电商园区”,开展土特产线上营销。(4)探索“三统三保”模式。在普润镇馥巍农业科技园区,加快推进应季粮经作物规模化经营,业主流转土地后,由农户自愿向业主认种土地,探索统一土地整理、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和保土地用途、保价格兜底、保租金收益的“三统三保”模式,发展优质水稻、秋葵2200多亩。(5)“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精深加工”模式发展核桃产业。在迎祥镇引进四川均益农牧业种植有限公司,组建培红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5000余亩土地建设核桃基地,狠抓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努力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 (隆昌县农业局农经总站  郑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