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更要培育新动力
04.05.2015 10:27
本文来源: 机关党建
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之一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作为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正是由于中国处于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今年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如果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看,今年是两个五年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胜利至关重要。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如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调速换挡是把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而不是把高速挡转换为零挡,更不能转换为倒挡,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硬道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分析指出,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会有很多不确定性,还会相对严峻,仍然要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他认为,为了化解各类矛盾和风险,实现现代化,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7%左右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其次,要保持发展,就应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发展必须讲质量和效益,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所谓中高速增长,就是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这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
会议在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时,一再强调质量和效益:
——要注重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认真选择好投资项目,做到有市场,有长期回报;
——要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政项目、实体产业部分资金循环不畅问题;
——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努力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有序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谈投资强调要选好项目,谈消费提出提高消费品质量,谈房地产明确要建立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方面面都在突出质量和效益这两个关键词。切实落实这些部署,下一步还要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实现这些目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说。
再有,要加速发展,就需寻找和把握新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指出,这“三双”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基调,体现了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愿景,体现了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的思路。
加速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今年一季度数据看,尽管经济增速小幅回落,但新登记注册企业数增长38.4%。互联网零售额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增长都在50%以上,快递业务量预计增长46.8%。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在分化调整过程中,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在加快孕育,向中高端加快迈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专家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旧路径仍然存在,新动力正在形成,要顺利实现新与旧的转换,就应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中国经济新的精彩。(记者赵超)
摆脱老路径 探寻新动力——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之二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当前,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在研判大势,摆脱老路径,重视新变化,培育新动力。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首先要摆脱老路径。
经济学领域的“制度依赖”,强调的是制度变迁过程中旧有发展模式的“惯性”。这种惯性,恰是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方式要摆脱的粗放增长“老路径”。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在强调重视下行压力的同时,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要摆脱旧的路径依赖。
“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在增长速度与预期出现较大差距时,既没有认识到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表现,也没有以积极的态度适应新常态,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认识不足、执行不力,总想重回粗放投入、盲目扩张的老路。”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坤荣认为,适应新常态做到知行合一面临着艰难选择,根子在于缺乏应对新常态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我们必须看到,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规律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结果,要摈弃追求转方式又怕经济减速的“叶公好龙”心态。面对结构调整阵痛,绝不能因噎废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认为,积极引导市场预期、重视短期需求管理是必要的,可以延缓经济下行。但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升级,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也要重视新变化。
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表面上是经济增速的换挡,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和接续。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速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特征逐步显现。
会议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发生幅度较大的调整,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过半,经济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从需求结构看,投资与消费“再平衡”,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消费仍然稳健,特别是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在加快孕育,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比较明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更要加快培育新动力。
“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之中,外部需求收缩,内部多种矛盾聚合,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这样的判断。
面对传统动力的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双引擎”,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培育增长新动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包括产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
此次会议明确,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有序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创新驱动,制度先行。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说,《意见》通篇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通过改革加快破除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制度先行、改革先行,尽快摆脱传统增长路径依赖。越早改革越主动,越早改革代价越小。(记者 陈炜伟)
本文来源: 机关党建
04.05.2015 10:27
故
事
关于征求对参与2015-2016年度房地产估价行业诚信评价初评合格机构意见的函
川房协函〔2017〕6号房地产协会
关于对参与2015-2016年度四川省房地产估价行业诚信评价初评合格机构的公示
川房协〔2017〕90号
为加快房地产协会
2017詹天佑奖获奖通报
2017詹天佑奖获奖通报 (点击下载)房地产协会
四川高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秩序维护服务供应商入围招标公告
四川高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拟对管理服务的物业房地产协会
关于开展第二批内地房地产经纪人与香港地产代理专业资格互认的通知
中房学〔2017〕8号
各地方房房地产协会